【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唐昭陵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03:090阅


唐太宗李世民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的九嵕山主峰。据《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昭陵的营建,自贞观十年(636)埋葬长孙皇后开始,至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入葬时完成,历时达13年。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该陵在五代时已被盗掘。1962~1979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进行勘查。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陵的地面建筑遗迹分布在陵山的周围,北面有祭坛和司马门(或称玄武门)址,门内原有当时14个“蕃酋”的石雕像,现存题名的有“突厥答布可汗阿史那社尔”、“高昌王左武卫将军智勇”、“焉耆王龙突骑支”等。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高浮雕——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勤骠、青骓、什伐赤,原置司马门内东西两庑,是唐太宗为纪念他开国的武功所立,六骏是他常骑乘破敌的6匹战马。 1914年6石被毁,其中飒露紫、拳毛騧2石被盗运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此2石复制并将其余4石复原,陈列于陕西省博物馆。陵山正南有朱雀门址和献殿址,西南有“下宫”遗址。献殿遗址曾出土一件鸱吻,高1.5米、宽0.65米、底长1米,可见原建筑规模之宏伟壮观。据《唐会要》记载,昭陵因山凿石为玄宫,从埏通(墓道)至墓室,深75丈(250米),前后置五道石门,在山上建栈道,以便往来。昭陵南有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群,共167座。已发掘十多座,其中重要的有郑仁泰墓、尉迟敬德墓、李勋墓、阿史那忠墓、临川公主墓、张士贵墓、李震墓、李贞墓、李冲墓、李福墓、安元寿墓、王君愕墓、牛进达墓、李承乾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十三陵
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明代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至末帝崇祯朱由检止,共计14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的陵墓都在这里。其名称依次为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1956年由夏鼐主持发掘了明定陵。陵区北、西、东三面环山,各陵都建在山下。以长陵为中心,向左右排列。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4:500000侵华老兵临死说出惊人秘密:在中国埋一天价文物,为何再挖没了?
“北京人”头骨仍埋藏在地下吗?本文作者倪方六“北京人”弄哪里去了?其实日本人也在找。日本人占领协和医学院后,最后并没有得到“北京人”化石。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8月,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来到协和医学院,打开收藏“北京人”化石的保险柜,发现保险柜内的“北京人”是假的,仅是一只石膏模型。接下来,日本人开始疯狂寻找“北京人”,追查“北京人”的下落。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56:070000魏晋南北朝时原始祭祀风俗,用活人喂食老虎,有的把自己卖了祭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始祭祀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曾聊过古代的杀祭风俗,这是古代一种相当野蛮的现象,将活人当作祭品,献给祭祀对象,在秦汉及以前很流行。杀人祭祀在汉朝以后仍存在,但更多见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中。在四方征伐、南北交往中,如三国时诸葛亮这样的中原人,给边疆落后地区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文明,但并没有唤醒他们对人之生命权的尊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70000李涛:孔子博物馆藏“鲁中(仲)齐”青铜器赏析及相关问题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9: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