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昭通晋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450阅

东晋霍承嗣壁画墓。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后海子。1963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将该墓清理并迁移到昭通县文化馆修复保存。据墓室后壁题记,该墓建于东晋太元十一至十九年(386~394)之间。是云南省首次发现的古代壁画墓。

此墓系砖石混合结构的单室墓,覆斗顶,有墓道及两扇石门,墓道内靠近墓门处两侧各有一个小龛。墓底用两层扇形花砖铺砌。墓室方形,每边长3米,高2.2米。墓道长3.4米。地面有高5.2米的坟丘。因早年被盗,仅存壁画。后壁壁画分上下两列,以黑、土黄、暗红3色绘制。上列绘流云、莲瓣形图案、莲花、骑士射猎及玄武;下列正中绘墓主人坐像,左右为仪仗和侍从。在主像右上方有墨书题记8行,残存86字,楷书略带隶书笔意。左壁上列绘流云、阙、鸟、獐、白虎、太阳等;下列绘持幡及骑马执矛的汉族部曲18人。右壁上列绘流云、莲花、玉女、獐、鹿、青龙、三足鸟、人面虎身兽、阙等;下列绘彝汉部曲39人及骑士4人。前壁上列绘流云、朱雀及六瓣回形图案4枚;下列绘屋宇及一执刀人。这些壁画为研究当时的服装、仪仗、兵马及风俗信仰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墓室题记,墓主为霍□,字承嗣,南郡枝江人,曾任“使持节都督江南交宁二州诸军事建宁越巂兴古兰三□□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死时是荆州南郡枝江牧,年66岁,先葬蜀郡,后改葬于此。霍氏自霍峻仕蜀汉,其子弋,弋子在,弋孙彪等,俱在宁州任职,成为极有势力的“南中大姓”之一。壁画中除了汉族部曲以外,还有彝族部曲,反映了霍氏政权统治下的民族关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陕西发现的乱葬岗 居然和秦始皇有关(秦始皇女儿)
乱葬岗可能是秦始皇女儿的墓。1976年,陕西考古队在对秦始皇陵进行勘察时,路过了一座叫做上焦村的地方,那里有一处乱葬岗,里面一共有17座破败的荒坟,看上去年代十分久远。当地人表示,这座墓群的主人是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考古队决定对其中八座进行挖掘勘察,希望能够从中发现与秦始皇陵有关的线索。不过,这八座古墓的挖掘结果却令人意外,虽然说是八座古墓,却只有五男二女,其中一座墓中并没有人的人骨。陪葬墓我要新鲜事2023-03-20 15:22:4600002022年游学: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210000张志忠: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
大同古称平城,或称云州、云中,建城历史悠久,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古城位于大同市城区和南郊,自秦汉建立城邑至明清以来,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却未发生大的变动,这在我国城建史上是不多见的。0000郭立新:学科是什么?
现在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强调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那么学科到底是什么呢?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他的《高等教育新论》一书中提出:学科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我认为,从总体来看,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体制是现代社会分工体制在科学领域的实践,是对科学研究进行分工的一种制度。学科至少包含了下面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4:450000甲骨文创造时代 “酉”字溯源发现 甲骨文字始于5000年前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代表,它起源于商代,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开端。然而,现代考古研究的发现挑战了这一传统观点,揭示了甲骨文字的根源可能追溯到远古时代,尤其是“酉”字的溯源,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一、甲骨文的创造时代我要新鲜事2023-09-20 19:33: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