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文物被盗割走,现场毫无线索,案破后发现是成都“老王”
重庆大足石刻被盗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1995年,重庆发生了一起盗宝案,盗宝人被判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盗的是什么宝物,获如此重刑?
一个佛头!

此石佛非同一般,乃释迦摩尼的石像,系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俗话说的“国宝”。
事发重庆市大足县。
大足,以石刻闻名天下。
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朝,历五代、两宋,到明清时仍在开凿,其中以南宋石窟最为精华,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1961年,大足石刻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并不集中于一处,大足县的西南、西北和东北都有分布,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为代表,多达23处。

被盗的佛头属于龙岗山石窟景区。
“龙岗山”得名于山形。清乾隆十五年《大足县志·山川》称,“龙岗山在县西北十里,其山环拱,山脊折纹若龙鳞然。”
但现在,当地人都称龙岗山为“北山”。
北山的摩崖造像规模,仅次于宝顶山。
北山高近400米,面向西北,开凿有290个大大小小的窟龛,因离大足县城比较近,游人到大足必到北山。
这里有一座颇有历史的多宝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

塔高约31米,为楼阁式,密檐十二层,皆以砖叠涩挑出,塔内七级形成七层回廊,砖砌登道于塔心,转折而上,可达塔顶。
多宝塔内有很多佛龛,被盗的佛头就是其中1号龛里的释迦摩尼像,南宋绍兴年间之物。
这是一尊坐佛,并不高大,仅78厘米高,但雕刻精美:双腿盘于莲花座上,面庞丰润,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
盗案发生后,被专家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盗宝人选择盗这尊佛头,还是有眼光的!
最先发现佛头被盗的,是当地一位老妇人。
自1980年代后,香火又烧了起来。老妇人信佛,每天会来多宝塔烧香。

1995年6月4日清晨,老妇人上香敬拜后准备离开,抬头一看惊呆了——慈祥的佛祖,头没了!
1号龛用铁栏围着,以保护佛像,一般人是没有办法接近的。
盗宝人是撬开铁栏进入的,从石佛颈锯开,盗走佛头。手法干净利落,估计使用锯子一类的专业工具。
大足警方成立专案组,上级领导要求限期破案。
如何查到盗宝人?困难可大了,现场毫无线索。
当年多宝塔所在的北山景区,并不像现在这么热闹,除了当地人,一般游人罕至。

案发那天刚好下了大暴雨,作案现场遭破坏,警方连盗宝人的足印都没有提取到。
但专案组认为,参与作案的不只一人,至少有一人在外望见;盗宝人中至少有一人对本地情况相当熟悉,作案前应该来踩过点。
会是什么人干呢?应该对石雕一类文物有兴趣,不排除做古董生意。
依据这样的分析,专案组对附近几个乡镇进行了地毯式走访,一家不漏,一户不少,重点排查石匠、做石雕、古董生意一类人,对近期突然外出人员尤其要注意。
但是警方把周边家家户户都排查了,费尽千辛万苦,却没发现盗宝人的身影,甚至连有效线索也没有。

一直到第25天,案情才露出了一丝曙光。
大足北禅村一户做石雕生意的人家,因为排查时家里没人,民警再次前去走访。就在这次走访中,警方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村里有个叫刘大虎的20来岁年轻人,离家出走,据说去北京了,一直没回来。
警方据此展开秘密调查,发现刘大虎并没有正经职业,但脑子活络,对文物有兴趣。
刘大虎的情况符合专案组圈定的“盗宝人”,他被警方盯上了。
警方在刘家附近放了暗哨。
1995年6月29日凌晨,已在刘家附近蹲点两三天的民警,发现刘家半夜有人门。
警方没有立即前去,直到天亮后才去“敲门”。

一问,果然刘大虎回来了。其时,刘大虎正在屋里睡觉。
一番突击审讯,刘大虎什么都说了,但佛头并不是他割走的!
那是谁?一个蹬三轮的。
蹬三轮的姓王,他不是重庆本地人,而是成都人。
案发前一月,即1995年5月,刘大虎与“老王”喝茶时认识。聊天时“老王”说起了石刻,当时,成都古董交易活跃,大足石刻挺有名的,值钱,“老王”想请刘大虎“指路”,弄点去成都,有钱一起赚。
刘大虎答应了。
就这样,“盗宝计划”出台了。
刘大虎叫上了阳某、杨某、周某等3个朋友,和“老王”一起组成“盗宝小组”。

5人多次先后去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多地踩点,最后定下盗割北山多宝塔里的佛头——容易得手。
几人决定于1995年6月4日晚上动手,这天是星期天,管理最松。
但正式盗宝时刘大虎却没出现在现场,这让他减轻了罪责。
也不知道是不是刘大虎耍滑头,当天晚上他在岳父家喝酒。事后知道,杨某、周某二人当晚也没去,担心被抓。
“老王”带阳某上山盗宝了。
虽然没有去,但毕竟是一伙的,刘大虎听说警方正在排查,便有意离家躲起来。

本想有了刘大虎,顺藤摸瓜,真正的盗宝人跑不掉了,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刘大虎与“老王”只见过几次面,对他并不很了解,甚至连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成都龙泉驿人,平时蹬三轮。
仅凭这点线索,专家组从石刻研究所借了一辆小车,带着刘大虎去成都“捞人”。
这真像是捞人!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范围很大的,他们既不知道“老王”家在哪,也不知道他平时在哪蹬三轮。专案组只好开车“逛街”,寻找目标。

也许是运气好,当时是1995年7月1日凌晨2点从重庆出发的,到天亮就将“老王”抓住了。
“老王”确实是蹬三轮的,也确实姓王。
天亮了,早点铺已陆续开门。民警将车停在一个包子店前,想下去买早点。就在这时,刘大虎对民警说那个人好像是。
原来离包子店不远处,有一个蹬三轮车的,正翘着二郎腿,斜躺在车上睡觉。
民警不动声色,将车子慢慢靠近三轮车,让刘大虎辨认。
刘大虎确认后,民警下车,“老王”束手就擒。

“老王”当时是否真的在睡觉不得而知,但就算在做梦,估计他也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被住。
“老王”傻了,“老实交代”。
当天夜里得手后,“老王”便将佛头带回成都。临时前他对阳某说,拿到钱后再碰头分钱。
本想佛头很快会出手,哪想多宝塔佛头被盗一事上了报纸,闹大了,成都古玩圈的人都知道了,没有人敢收“老王”的佛头。

佛头,抱着烫手,放家不安。
怎么办?“老王”想到了“墓地埋宝”。他把佛头用红布包裹起来,埋到成都郊外的一片墓地里。
带着“老王”,警方一下子便从墓地找到了佛头,在围墙跟下,将佛头用手扒了出来。
佛头被成功追回!
但追回的佛头最后没能再安回多宝塔1号龛的佛身上,现收藏于大足石刻博物,游人可以看到。

福建一崖墓考古发现中国最早棉布,死者五六十岁,棺木距今3500年
中国发现最早棉布是何年代?本文作者倪方六冷空气来了,大家的棉衣要上身了。这篇文章来聊聊古代的棉花,聊聊中国人穿棉布的历史。(田里的棉花)棉花并不是中国原产,农业历史有清楚记载,中国普通人穿棉衣、盖棉被的时间并不长,至今在唐代以前,绝对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棉花为何物。中国的棉花,从南到北所植的,都是从境外引进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6:350000荐书:《良渚墓葬》追溯良渚人的黄泉世界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相信死后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重生、继续生活,死是新的旅程和新的开端,墓葬和葬仪是远古先民对于另外一个重生世界的表达,包括墓地选择、墓葬排列、随葬品组合、复杂葬具结构等葬仪也就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同时,墓葬和复杂葬仪更是聚落规模和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反映。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39:58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置图半坡遗址是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半坡遗址沙盘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27:570000「预告」“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第九期丨林瀚《泉州:10-14世纪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讲座第九期,将于2022年12月7日(星期三)19:30准时上线直播。本场讲座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为大家带来《泉州:10-14世纪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中国考古大讲堂内容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14:100000海外国宝:尼克森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自成立至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堪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杰出的芝加哥收藏家们的慷慨捐赠使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得以创立和丰盈。以百年纪念为契机,我们借由资深研究员ElinorPealstein的梳理,以系列专栏的方式重访亚洲艺术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走过的道路,钩沉收藏家们的传奇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2:13: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