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买了一块宅地,此处河水流向出奇,专门请人看后他高兴坏了
袁世凯与安阳葬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头条号中,我说了袁世凯墓和袁世凯祖坟(相关文章见《袁世凯家族鲜为人知的两处葬地,每处都有迷信传说,生母未入祖茔》诸文)。袁世凯家族墓地有三处,分别在河南项城高寺镇袁阁村、商水平店乡白塔寺和项城郑郭镇李洼村西红土洼。

这三处墓地,都有风水传奇,按过去老话说是风水宝地。但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是,袁世凯死后并没葬入其中任何一处,而是选择了时彰德(河南省安阳市)的洹上村,作为自己的归宿地。
为什么?有关袁世凯葬地选择,好多传记中都说是袁世凯自己生前看好的,此说并非空穴来风。怎么看好的?不少人就说不清了。
这里面有袁世凯与安阳的缘分,很有故事的。

袁世凯人生转折的关键词是“练兵”。甲午战争刚结束的光绪二十年(1894年)底,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一支新式陆军,称“定武军”。次年12月,袁世凯接管了定武军,之后易名“新建陆军”。
这就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为了让新军拥有一流的作战水平,袁世凯聘用德国军人为教官,在天津小站操典训练,此即有名的“小站练兵”

通过天津小站练兵,袁世凯开始走到了中国的权力中心。光绪十五年(1899年),袁世凯当上了山东巡抚,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光绪三十一年、三十二年(1905年、1906年),北洋陆军连续两年举行大规模军事会操,其中光绪三十二年秋天会操,放在彰德举行,史称“彰德会操”,又因在秋天举行,也叫“彰德秋操”。

袁世凯是彰德会操的阅兵大臣。
这次会操对袁世凯来说收获巨大,安阳成了他无上光荣之地。他与安阳从此正式结缘了——凡有事都有因果,袁世凯日后归隐选择彰德,“因”就在这里。
北洋陆军为什么又会选择在彰德会操阅兵?也是袁世凯的意思。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已在彰德买了地。除了在彰德购地,袁世凯还在辉县也买了地。
袁世凯在彰德买地,是连上面的宅子一起买的,此宅是天津盐商何炳莹家的。迷信的袁世凯买下后。,专门请懂风水的人看了这宅子,得到的说法是,此地贵不可言,主子孙代代出官。
此说从何而来?说法很玄乎,与洹河在此处出奇的流向有关。

洹河古称“洹水”,又名“安阳河”,是安阳境内一条重要的河流。这条河非常古老,其名在殷墟甲骨文中已出现。
洹河东流入卫河,最后汇入海河,从天津入海。在流过安阳城北时,呈“几”字形流淌,绕了半圈:从西流到附近一个叫的郭家湾村西北角后拐向南流,流了一段后又向转向流,向东流一段又折向北流,这才一直向东流去。

因为这里有姓郭的人家住在这附近,人称“郭家湾”。但在风水先生眼里,这湾子不一般,西来的洹水与东去的洹水在一条线上,似过去官帽乌纱的两翅,整个地貌看起来就如过去当官人戴的乌纱帽。
如此一番解析,本来普普通通的一个地方,马上成了风水家眼里的“乌纱口”,是一块不可再得的风水宝地。

袁世凯是一个特别迷信的人,听风水先生说这是“乌纱口”,心里高兴坏了,风水宝地啊,捡了大便宜。说来也巧,几年后袁世凯当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确实不缺乌纱帽!
随后袁世凯在这里动土,由长子袁克定负责,对何宅进行改造和扩建,形成占地200庙的“袁家村”。
袁世凯为什么会想到在这里买地?安阳是著名古城,殷人国都,比项城名气大多了。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姓袁的福地,据说其自认为远祖、汉朝名将袁绍就是从安阳发迹的。更早,殷商名相伊尹曾在洹水边隐居三年……袁世凯小时就知道这些。

想不到,袁世凯几年后也来此隐居了,并与伊尹一样,重新出山!
袁世凯亲自定名这里为“洹上村”。袁世凯在洹上村隐居后,因为人口多,从长远考虑,又在安阳周边购置了大量田地。其中白家坟、洪河屯两地当坟地用,袁世凯归葬安阳之前,袁家已有4人葬在这里。
袁世凯妻妾子女众多,其中,丫环出身的朝鲜四姨太就埋在这里,具体位置离在现在的袁林西侧有里把远。另外袁世凯的两个公主和七公子袁克齐(据说),也埋在这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袁家这四座墓被日本人逼着挖了。怎么事情?原来,侵华日军选择在洹上村北修军用机场,要求袁家把这座坟迁走。
挖坟时发现,袁家公子坟已被人盗过了:这是一个大型砖室墓,外面用水泥密封,盗墓者是挖地道进入墓中的。
四姨太的葬具讲究,是“棺套棺”,内棺外面还有一个大棺套着,中间灌满了松香;两个公主棺均是红漆棺材。

四口棺材挖出后,临时放到袁林西耳房。袁家本想把棺材运回天津重新安葬,但火车站不让棺材上车,只好作罢。据说,袁家将公子和一公主的尸骨从棺内取出来,装进大袋中,当行李运回了天津。
四姨太和另一公主的棺材,在袁林照壁墙西头南侧地势较高的地方,挖坑埋了。
据父亲曾给洹上村袁宅种花养草的安阳人张有明撰文,1964年秋后,有人在照壁墙西头挖土做煤球,挖出一口红漆棺材,揭开棺盖后看到里面躺在是十五六女孩子,脖子上带着玉珠项链,有人在现场还拾了些珠子。

巨体龙:印度超巨型恐龙(股骨长2米/被质疑是树木化石)
巨体龙目前算是恐龙中的无效种,它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出土之后就一直无法确定种属,最初被认为是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但是等到1995年时又被认为可能是蜥脚亚目中的巨龙类恐龙,最终由于化石过少,甚至有人认为这些骨骼实际上可能是硅化树木化石。巨体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17:550000柏利连尼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5米/7000万年前)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生活着许多大型、超巨型恐龙,这里植物茂盛,是它们的乐园。前面介绍了诺普乔椎龙、利加布龙等生活在阿根廷的超巨型恐龙,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柏利连尼龙,体长可达25米,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阿根廷,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柏利连尼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16:460003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本文原为作者在1981年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发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发表时本人做了一些修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0:3800012观展:“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2022生机大会#从乌苏里江畔小南山的粗朴玉玦,到环太湖流域良渚的崇高神人兽面,及汉墓里华贵肃穆的金缕玉衣,至清宫中繁复精绝的文玩旧藏,玉文化在中华大地已至少绵延不绝九千年。漫漫长河中,周公制礼作乐,以礼维系社会有序和谐,玉器发展在西周迎来独具特色的重要节点。期待观众朋友们能从丰富精美而规矩灵动的西周玉器中,窥见那个古老悠远的繁华盛世,一如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发出“郁郁乎文哉!”的慨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0:33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南朝陵墓石刻
宋、齐、梁、陈四朝帝王陵墓前的石刻。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南京,因此在江苏省南京附近(包括江宁、句容、丹阳3县)有许多帝后王侯陵墓,但目前仅见南朝陵墓前地面上有石刻31处。属于帝王的12处,王侯的19处,大多数曾遭破坏。这些石刻体制巨大,造型优美、雕琢精致,是当时南方石雕艺术的代表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5: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