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武氏石祠

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3座地面石结构祠堂。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习惯上分别称之为“武梁祠”、武氏“前石室"和武氏“左石室"。原祠宋以后倾圮,祠石现与武氏阙一起保存在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汉代祠堂画像石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梁祠"画像的最早记录见于北宋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在《隶释》、《隶续》中又分别著录了一部分题榜文字和图像。石祠倾圮后,长期掩埋地下。清乾隆 年间将祠石掘出,并根据所出位置,认为有4座祠堂,即“武梁祠"、武氏“前石室"、“左石室"和“后石室"。此后,瞿中溶、容庚等分别对画像内容进行了考证。20世纪40 年代,美国人费慰梅根据画像拓片对祠堂进行了复原,确定这些祠石分属于两座祠堂,“后石室"并不存在。1981 年,中国学者根据原石,并参考孝堂山石祠的结构特点, 重新对武氏祠进行复原,确证武氏祠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和“左石室" 3座祠堂。

武梁祠 原祠为单开间悬山顶石结构建筑,面阔2.41米、进深1.47米、高2米余。现存顶石、壁石共5块。祠主武梁,字绥宗,曾任州从事,桓帝元嘉元年(151)卒,终年74岁。祠内画像近百幅。其中40余幅为历史故事画像。内容有从伏羲到夏桀等古代帝王,蔺相如、老莱子一类忠臣孝子,秋胡妻、梁高行一类节妇烈女。东西壁山墙尖部,刻有东王公、西王母等神话故事。在三壁的下部,则是表现祠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在屋顶石底面,分布着神鼎、黄龙等40余幅祥瑞图像。图像旁所刻的近百条隶书榜题,标明了每幅画像的内容。

前石室 原祠为双开间单檐悬山顶石结构建筑,面阔3.52米、进深2.03米、高2.55米左右。后壁下部正中有一小龛。现存祠石16块。根据祠主经历画像及其榜题,一般认为祠主为武荣。武荣字含和,武梁弟武开明之子,官至执金吾丞,约死于灵帝建宁元年(168)。祠内东、西、南三壁以及挑檐石、顶石和三角隔梁石两侧满刻画像,现存53幅,估计原来有60幅以上。在东、西壁的山墙尖部和隔梁石两侧上部,为东王公、西王母等神话故事;其下有表现祠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宴饮、百戏、庖厨等画面,还有孔子见老子、荆轲刺秦王、孝子邢渠等历史故事。西壁下方则有一大幅攻战图。在南壁小龛正面,刻有祠主在楼阁中受人拜谒的场面。在顶石上有仙人出行、风伯、雷公、北斗星君、伏羲、女娲等神话画像。画像中刻有大量隶书榜题,标明画像的内容及主要人物的身份、姓名。

左石室和武氏阙石室形制与前石室相同,也为双开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面阔3.5米、进深2.12米、高约2.6米左右;后壁小龛面阔1.3米、进深0.74米、高0.71米。现存祠石17块。祠主不明。从建筑特点和画像风格推断,与前石室建造时间相近。祠内现存石刻画像约40幅,题材内容及其分布与前石室基本相同,但三壁上的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管仲射齐桓公和顶石上的海神出行、祠主升仙等内容则为前石室所不见。

武氏阙建于桓帝建和元年(147),刻有仙人、仙禽神兽、人物、门吏、车骑、孔子见老子故事等40余幅画像。

画像的雕刻技法和艺术风格 画像主要采用凿纹减地平面线刻技法,物像外留有细密均匀的平行凿纹。画像的共同风格是凝重醒目,细腻传神。其中武梁祠的画像布局疏朗、简洁明快,前石室和左石室的画像则构图复杂、华丽精美。在汉代石刻艺术中,这是一组年代明确而又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在国内外素享盛名。
陕西夏代考古新发现:太平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1:040000开江龙:四川大型食肉恐龙(长9米/距今1.5亿年前)
在恐龙世界中,食肉恐龙总是更受人瞩目的,其中又以霸王龙、棘龙为最,它们是整个恐龙物种中最强的存在。其实在目前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大型食肉恐龙还有很多,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开江龙,它体长可达9米,生活在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开江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58:010002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
4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四川省文物局支持,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阆中市人民政府承办,四川远大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四川阆中举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21:570000刘绪:考古学系的“第一好人”
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提起刘绪教授,大多数同学都会有种亲切感,“那可是我们系‘第一好人’”。走进会议室,这位年过花甲的退休教授、曾经的学院党委书记精神矍铄,炯炯有神的双眼饱含着一位长者的亲切。“我普通话不好,你们可要认真听噢!”刘绪幽默地说。带着些微的山西乡音,刘绪将他的事业与人生思考娓娓道来。刘绪(右侧)和李伯谦(左侧)2011年在湖北随州“误入”此路,坚守此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6:550001孙权祖坟诡异在哪?传得“仙人指路”,巧合的是日后孙家真发迹了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钟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孙权父亲孙坚之墓,孙坚在娘胎里就有不凡气象,母亲做了一场奇怪的梦。实际上,在孙家祖坟中,最诡异的是孙权祖父孙钟的墓——孙家的帝王梦,就是从孙钟做起的。图:浙江富阳孙钟墓——孙权祖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40: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