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盗走随葬品,却没有摸走随身之物,考古人员清理时发现意外
江西明宁献王朱权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先说几句本文要聊墓主的史话
朱棣的“靖难之变”能够成功,能够坐上皇位,与其第十六弟、宁王朱权的鼎力相助分不开。没有朱权参与,拥有皇权的建文帝朱允炆不可能输给四叔的,至少朱棣夺权不会那么顺利。
朱权是被朱棣诱骗入燕营,并许诺事成以后“中分天下”。但朱棣当上了皇帝后绝口不提此事,朱权也不敢问,请求改封也未能如愿。

朱权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于大宁(内蒙古多伦一带),封号“宁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就藩。朱棣即帝位后,朱权知道朱棣对他不放心,请求改封国于江南,苏州或钱塘。
俗话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苏州与杭州二城富甲东南,朱棣自然不会同意,托故不允,但列出建宁、重庆、荆州、东昌四地,让朱权挑选。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朱棣将朱权改封江西南昌,诏以原布政司衙门为王邸,“瓴甋规制无所更。”从此,朱权再也没有离开封地,收敛武功,醉心文道,老死江西。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朱权墓的考古情况。
朱权墓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山珂里乡潢源村西的山上,距南昌市30公里。该山古名“缑岭”,自朱权生前在此大兴土木,筑南极长生宫,建寿墓,著《遐岭洞天志》,此后多称“遐岭峰”。清同治《新建县志·茔墓》即称:“明宁献王朱权墓,在西山缑岭遐岭峰下,敕建。”

这里风水好,有双凤来飞之形,故《朱氏八支宗谱》称之为“双凤山”,今俗谓之“丹凤贴壁”,又称“金坟厂。
朱权墓封土高大,如山丘状,外形特别。封土堆正面宽42米,左、右、后三面周围长202米。墓有五层,依山势所建,有如梯形。
从上至下原建筑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墓丘前为南极长生宫,再前为醉仙亭,亭前为小桥,桥前左右为石华表,最前端有相对的碑座。

朱权死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享年71岁。谥曰“献”,史称“宁献王”。
朱权墓生前已造好,所以,他死后直接就葬了进去。
1957年,朱权墓被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次年,朱权墓即被官方考古发掘,理由是丰富江西的馆藏明朝史料,朱权是明朝在江西有影响的藩王,有代表性,随葬应该丰富。

1958年10月间,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朱权墓被列入江西省级年度重点考古发据项目。
1958年10月29日,发掘朱权墓正式开始,至11月20日结束。
当时,江西是第一次发掘藩王墓,并不知道藩王墓的形制,墓道的入口也不清楚,墓的朝向也搞不清。
考古人员首先是寻找墓门。找不到墓门,就进不了墓室。考古可不像盗墓,从墓室顶上打洞进入,考古是科学地发掘。

那墓门在哪呢?考古人员最早在朱权墓封土堆的北坡内,探出砖券墓一座,起初以为是朱权墓的侧门或耳室。
进一步清理后发现,这是一座独立的古墓,但已有盗墓者光顾过了。盗墓者从砖券墓顶上打出盗洞,进入墓室。这伙盗墓者真贪,被盗一空,用考古人员的话说是“片屑不存”。
从构造形式及青灰砖看,推断虽明朝墓,是否是朱权妃子及家族后裔墓无从判断,因为没有半点文物出土。

朱权墓封土堆的前面,有一道用青灰砖砌成的挡土墙,封土堆的顶部又有一道用石块砌的挡土墙。为了辨清墓向,在第二道挡土墙前面开一道探沟,来推断墓门方位。
果然,探沟底挖到砖砌券拱顶时,墓室的构造和方向便暴露无遗了。
朱权墓为东西正向。据地理形势推测,朱权墓的墓门应在东端。

考古人员从第一道挡土墙,往下挖,终于在1958年11月8日掘到墓门墙。
11月16日晚上打开墓门,次日开始清理墓室,仅花了3天时间,清理工作便全部完成。
虽然考古人员费了半天劲才找到墓门,但过去的盗墓者寻找墓门似乎没费事。随后的清理发现,朱权墓也早被盗墓者挖了,而且下铲的位置很准,就在主墓室石门后。

考古清理时,第一道门顺利打开。但在进入第二道门时,考古人员心就发凉了,在第二道门后发现了盗洞。
盗墓者进入墓室内,把里面翻得乱七八糟,棺木全被扰乱,漆皮烂屑,狼籍不堪。考古人员清捡碎屑,仅找到少量金、银、锡、玉、瓷器等随葬物——此墓虽大,但因为被盗,最后出土文物并不丰富,前室、次前室及左右耳室竟然空无一物。
其实,朱权墓埋葬的并不深,墓券顶到堆土顶仅5米左右,盗墓者的挖掘难度并不大。
整座墓全部用素面青灰砖砌成,墙基底部和墓门使用石料。

墓门外面左右两侧,各有砖墙一道向前伸出,呈“八”字形。
墓门的封堵考虑到了日后盗墓问题,采取了反盗设计。前室后有二道石门,为双扉枢轴式。各用一块大青石板制成,表面磨制光滑,上有铺首。
门扉后面用一石柱斜撑着。此石系将下端放落在槽里,上端依靠在门板上,自外关门,石即自动落下,外面无法推开,即所谓“自来石”,与北京十三陵中的明定陵自来石原理是一样的。
但盗墓者对付自来石封堵设计有绝招,使用一种“7”字形、俗称拐钉钥匙的工具插入门后,就可以将自来石柱顶开。当年,考古专家在开启明定陵石门时,也使用盗墓者惯用的绝招。


但最重要、随葬珍宝主室——后室上的第三道封门,却没有反盗墓装置。此门与第二道封门结构相同,但门是虚掩的,一推即开,门后没有使用自来石抵住。这是什么原因?下葬封门时漏了?还是预备的自来石没有了?原因成谜。
朱权墓中室左右各有券门,可通左右耳室。耳室地上靠后半部,各有一棺台;中室之后有券门通向后室。
后室中有棺台,上置朱权的葬具,已腐朽溃裂,仅可看出两端大红朱漆,颜色鲜艳——应是一口大红棺材。


棺盖、棺底和棺两侧的末端绘折曲纹饰,俗称“荷叶头”。
虽然棺材腐朽,但让人意外的是,朱权的尸体还有完好的形状,腐而未溃,手足伸直,仰身而卧。
从朱权的嘴里,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一物——一枚小金钱。
古代贵族死后嘴里都会含宝,即口琀,这个风俗盗墓者都应该知道的。但盗朱权墓的盗墓者进入墓室后,盗走了大量珍贵随葬品,却没有抠嘴取宝,是忘记了还是害怕了?

进一清理发现,盗墓者似乎根本未动过朱权的尸体,没有摸走随身之宝,这给考古人员留下了惊喜。随后又清理出了多件珍贵文物——在盗墓者眼里是宝的随葬品。
在尸身下的布帛上排有大金钱两行,每行6枚;头发插有金簪,肋部有银耳挖,右手执一手杖。
腰缠玉带,胸部放有两顶道冠,头部戴着漆制道冠,身穿金钱云纹道袍,但已完全腐烂,手一碰即成泥。
朱权改封南昌后,便不问政事了,沉湎于文化活动。他取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在音乐、道学、茶道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死后应该随葬这方面的东西,至少乐器是少不了的,考古人员清理时还就是没发现。

在棺台左前方地上有些残破漆皮,似是一张七弦琴的轮廓,极可能是朱权生前使用的乐器。
在棺床前的地面上,还发现了已腐朽的木俑;棺台左右两侧放有6件木牌匾。棺台后面壁龛上放有小铜镜、剪刀及锡制鎏金明器10余件。
后室的左壁龛放有5件白瓷罐,内有黄棕色液体,似为酒类;左壁龛内有铜质小暖锅,汤匙、套杯等饮食用器。
这些随葬品,完整地反映了朱权生前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喜好,日常朱权会喝上几杯的。

中国好东西全让蒋介石运在台湾?台北故宫一国宝确让北京故宫眼馋
散氏盘,送给皇帝的寿礼文/吴甜甜、倪方六散氏盘名称:散氏盘年代:西周厉王时期出土地:康熙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价值:国家珍贵文物,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她是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的产物,从大陆带过去的众多国宝级文物,存放其中。这篇文章要说的“散氏盘”,就是其中一件重要的国宝级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5:510000男子在家挖出铜制香炉 专家感到大为惊讶(铜香炉)
男子挖到的香炉是唐朝的铜制文物。藏宝人在挖祖宅地基时挖出一个同志的香炉,此后文物贩子经常闻讯上门高价收购。男子意识到挖出的香炉可能是个宝贝,此次特意来到节目组鉴定真假,没想到的是专家在看后非常的震惊,急忙问到你的祖上究竟是什么人,因为这样大而且纹饰精致传神的香炉市面上确实很少见。鉴定真品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25:1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寿县蔡侯墓
寿县蔡侯墓春秋晚期蔡昭侯之墓。位于安徽寿县西门内。1955年治淮工程中发现,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黴省博物馆筹备处清理发掘。墓中所出的大量青铜器是春秋晚期的标准器,可以作为铜器断代的标尺。铜器铭文记述了蔡与吴、楚的关系,是研究蔡国的历史和物质文化的重要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22:010000李健才: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古朝鲜西部边界的探讨
关于古朝鲜领域的问题,过去中外史学界发表了许多论著,通说认为古朝鲜指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在以今朝鲜平壤为中心的朝鲜半岛的北部(以下简称平壤说)。国外部分学者则认为古朝鲜在渤海北岸的辽宁地区(以下简称辽宁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2:030004“尸骨狼藉,惨不忍睹”,皇帝听说祖坟被盗啥反应?只说了一句话
原题:清东陵被盗后皇室反应本文作者倪方六图:清朝皇家陵园(清西陵-惠陵,从后往前看)事实上,清东陵被盗,几天后就有人知道了,并非是8月初。时人之前已有察觉,附近知道的山民顺手牵羊,跟着发小财,不少人乘机溜进东陵摸点东西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3: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