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的难度在哪 30m就是个坎(水下考古)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2:440阅
水下考古工作最大的难题是保护文物。相信大家在前段时间已经听说了在我国的南海区域找到了两艘明朝时期的沉船,其中搭载了上万件文物,只不过现在并没有进行开采,就是因为我国的考古工作,尤其是水下考古工作的技术还并不是那么的成熟,现在能做的只是利用现代科技把这个沉船的位置给标注清楚,并且查看一下到底有什么样的文物。

水下考古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也是让人们燃起了对于水下考古十分浓厚的兴趣,毕竟我们之前所见到的大多数文物都是埋葬在地下的,这些古墓哪怕是他们埋葬的比较深,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也是脚踏实地的,并且也可以利用到挖掘机起重机等等现代化器具,可是到了水下1500m的深海,能够利用到的工具就相对比较少了。

考古难题
有专业的考古工作者认为水下考古只要超过30m就是一个难题,因为想要在水下考古,那么必须要使用的就是潜艇之类的现代化工具,而这样的工具相对来说比较少使用的费用也很高,容错率也相对小了很多,所以现在的考古专家们正在想别的办法,看看是否能够有着更加便捷,投入更小的方式来对于水下的文物进行研究。不过应该还需要等待挺长时间才能够研究完成。

文物保护
之所以这么小心翼翼,就是对于考古专家以及所有的考古工作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把这些文物给打捞出来,而是要保存原有的遗址。以及让这些文物得到最好的保存,一旦出现在水面之上,不知道这些文物会不会有什么损坏,还有就是当前的考古工作能力并不是那么强,一旦发生了什么工作上的失误,损坏了部分的文物,也是让人十分惋惜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山西龙:中国山西小型恐龙(体长3.5米/生活在早白垩世)
在关于恐龙的10个世界之最中,我们认识了十种非常特殊的恐龙,它们虽然有名,但感觉距离我们很远。其实,真想了解恐龙,我们身边就有,它就是山西龙,一种6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山西这一地方的恐龙。山西龙基本资料体型:山西龙是一种亚洲小型恐龙,它体长3.5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44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65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24:450001清西陵中,几座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堪称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
清西陵,无论是从建筑规模,建筑技艺还是文化内涵,都堪称前所未有。其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雍正泰陵,位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泰陵始建于1730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8:52:390000周六就是大暑节气,古人在这天会喝羊肉汤,男人特好这一口,知道原因后估计你也会喝
大暑节气吃羊肉汤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周六(2017年7月22日)将迎来本年度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自春分日起,太阳已运行至黄经120度,北斗星尾柄处于“未”的位置,此即《通纬·孝经援神契》所谓“斗指未,为大暑”一说。大暑节气到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中伏天”也随之而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48:180000论考古学史上的二里冈与二里岗之争
0006讲座:赵志军:从进化论视角探讨农业起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一万年的文化史”就是指中国农耕文化史,涉及到农业起源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9: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