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特殊部位是如何处理的?很巧妙,刚好适合男女生理结构
金缕玉衣是如何制成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谈了满城汉墓国宝级文物金缕玉衣的出土经过,这篇继续来聊聊金缕玉衣,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的衣服,有什么好?

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生前应该是一个大胖子,出土的玉衣较为肥大,他生前有一个很大的啤酒肚。
虽然刘胜的玉衣保存完好,但经历了那么多年,还是有损坏。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对玉衣进行了修复。修复相当成功,修复后的玉衣全长达1.88米,共用了2498块玉片。编缀玉片的金丝使用量,超过2斤,约1100克。
因为是金丝编缀,刘胜这件玉衣被称为“金缕玉衣”。

在汉朝,贵族丧葬用玉衣有规制,除了金缕玉衣,还有用银丝编缀的“银缕玉衣”,用铜丝编缀的“铜缕玉衣”和用非金属织丝编缀的“丝缕玉衣”。自然,金缕玉衣档次最高。
西汉时对贵族死后穿什么样的玉衣并没有明确规定,皇帝、诸侯等都可以穿金缕玉衣,广州发现的南越王赵眜墓中,赵眜便穿着丝缕玉衣下葬。但到东汉时便讲究了起来,一般帝王死后才可以使用金缕玉衣。

玉衣其实不是衣,古代也无“玉衣”一词,“玉衣”是现代人叫出来的。汉朝时称之为“玉匣”,也写作“玉柙”。《东观汉记·梁商》即称:“梁商薨,给赐东园锵车、朱寿器、银镂、黄金玉匣。”这里的“黄金玉匣”,就是金缕玉衣。
中国古人崇玉。玉衣实是一种贵族死后使用的“尸饰”,有凉尸之考虑,利于尸体防腐,盛行于东西两汉。因为包裹在尸身上,看起来似一种尸袋,故古人视之为“殓服”,其与古埃及法老下葬时用的一套黄金“行头”,其实是一样的功能,不同的是,认为“玉有灵气”的古代中国贵族更青睐玉制的。

玉衣是一片一片连缀起来的,一般由头套、上衣、裤子、手套、鞋子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做好后合缀起来,再加上一层布帛作为里衬,就成了一套完整的玉匣,当殓服来用。
刘胜的玉衣正是这样。古代工匠在制作时,还考虑了身体部位特征,很巧妙。如头套,上面还有脸盖。刘胜玉衣脸盖由126块玉片组成。脸盖上有意做出眼、鼻和嘴的样子。用于刻划双眼和嘴的玉片较大,而鼻子则由5块长条玉片并在一起做成的,呈鼻子形状。上衣则由四整块玉片组成,分别是前后两片,再加两只袖子,每只袖筒从腋下至袖口有开缝,展开就是一整片。

身体特殊部位,比如下体私部,是如何处理的?从修复时发现来看,采取了较为特殊的处理手法,刚好适合男女的生理结构。如刘胜下体生殖器部位,便将玉琮改制成为小盒,大小正好罩在阴茎上。
还有的做成收纳袋状,放入生殖器。刘胜是男性,如果是女性,会用整块玉片,覆盖于下体。
在刘胜玉衣内还发现了玉璧,共有18块。



这些玉璧大小不一,但排列有序,十分有讲究。其中前胸部位13块,后背有5块。前胸当中竖排3块,两侧各竖排5块。这些玉璧与玉衣一样,也是用布帛连接起来的。
既然穿了玉衣,为什么里面还要放玉璧?应该是先秦葬事遗俗,系一种下葬组合。


玉璧、玉琮是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象征天地、阴阳。《周礼·春官》“典瑞”条称:“疏璧琮,以殓尸。”
一般玉璧置于身后,玉琮摆于胸腹,此即东汉郑玄所谓“璧在背,琮在腹”,刘胜玉衣发现的18块玉璧,证实这种葬俗在西汉时仍存在。而刘胜玉衣下体私部使用玉琮来处理,也应该有“法天地、象阴阳”观念。


六安古墓巨大棺椁 胆小的人看都不敢看(诡异棺椁)
诡异的棺椁里都是红色的淤泥。我国安徽六安一个施工队施工的时候发现一个古墓,很快就找来了考古队进行挖掘。当考古学家用起重机将沉重的棺木盖掀开时,每个人都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惊讶。里面有一个黑色的棺材,看起来很怪异,一些胆小的旁观者不敢往下看。但还是吸引了很多的旁观者。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12:180000段勇:关于郑州商城出土“金覆面”的献疑与猜想
9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四项重要考古新发现,其中的“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更是以出土了迄今全国唯一的商文化金覆面而成为关注焦点。笔者最近赴郑州出差时承蒙发掘单位惠允有幸观摩了实物。在衷心祝贺这一重要发现之余,心中对金覆面亦略有疑惑,遂不揣冒昧草成此文以就教方家。基本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33:540000郭静云|古史研究主题、史料及方法刍议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4:440000荒漠中发现的干尸 曾是左宗棠的部下(荒漠干尸)
荒漠中发现的干尸是当年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将领。2009年新疆一荒漠中挖出一具清朝不腐干尸,干尸的胡子、眼睫毛、辫子都清晰可见,保存的十分完整。刚发现时,就连他的官帽都戴在头上,穿着一身官服躺在一具简陋的棺木内。为了解开种种谜团,考古专家们带着这具干尸立即前往博物馆对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干尸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43: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