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云:从先秦思想到正统的“经”
原创 2016-08-15 郭静云、崔璨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2016年7月9日号上午,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做了题为“从先秦思想到正统的'经'”的演讲。
老师首先以一张《春秋谷梁传》的图片为引子,向大家提问此书内容的年代,学员们提出了“春秋”“战国”“汉”等答案。老师接着说,还有唐代的注,宋代的纸,明清的印章,所以,一本经籍涵盖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代编纂经书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其成为万世之经,而当我们回到在此之前,了解文献写出来的时代情况,书写者是面对他所处的年代问题而写出的书,书的内容即成为了历史的概念。经书的形成与发展是长期演变的结果,这个过程涵盖了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阶段,也蕴合了不同时代的观念与理想,后人希冀从经典中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些渊源于古代的故事及思想的分散记载,经过几百年的口传及抄录流传过程后,才被编辑、合并成经。从经典的角度来说,“经”的核心特质之一,就是它涵盖了不同时代的观念。经书形成的关键,乃是被编为“经”的时段,或可谓之“经化”时代。“经化”概念带有国家、社会、教会或学派的仪式化行为,经典化离不开国家的权威,而所谓“经本”早已不是原本。“经”的形成,必定蕴含了原意、传承过程中对原意的理解以及经化时期的编修等不同时代的意涵与理想。经书的内容层层套叠,每一层都代表不同时代的观点与理想:然而各层间却又借着经文混为一体,难以区别。
透过郭店楚简的记载,我们基本上确定,至少在战国中期,六经的格局和排列已经确定。儒家思想究竟是什么?儒家思想的变化?从先秦时期多个国家到秦汉时期的一个国家,历史上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郭老师接着分成如下几类来论述:
一、原始的“历史正本”与后世的“历史编本”
从目前学界对出土文献的探讨可见,后期的经本仍然影响着现今学者对先秦思想的理解,甚至有些学者常以经本为正本来解读出土文献。单纯从严谨的学术角度来思考,两者间只有出土文献才是确实的历史正本。

二、先秦社会的“文人儒家”与帝国社会的“正统儒家”
先秦儒家不代表统治者立场,没有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必要。至西汉武帝,儒学被称为帝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必然蕴含了新内容。
三、从“文人儒家”文献到“正统儒家”文献经化过程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学派斟酌、设计其政治主张,并争论彼此的概念优长。每一家的思路都经过仔细推敲,采用精确的论证方法,设计出系统性的思想,并勾勒出其理想中的社会蓝图,并企图据以改善社会。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学者藉此入仕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进而实现其政治理论,因此不得不逐步修正其观点来配合帝国的政治形态。帝国时代的经本则
着重于政治指导,此一差异即造成了修改原本的必要性。
四、文官编修天下之经并非随意,而有其方法
两千余年来流传的先秦典籍,都出自汉朝文官的编修,故经由先秦简本与帝国经本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厘清汉朝文官采行的编修方法,并进一步理解汉代文官此举之用意。
五、不同时代的“历史语言”
或配合汉代历史做出修改,或无字而增新字,或改变已不用的字,或意义范围只有一部份改变。我们应该慎重于文献时代的“历史语言”,尽量避免以后期的字汇取代文献的原字,应该以其他同时代文献的例证,来研考用字的历史涵义。
最后,郭老师指出《缁衣》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内容的差异,说明《缁衣》从战国到汉代思想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儒家经典形成的作用。

学员提问
(执笔:崔璨/编辑:江俊伟)
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古人如何生活? 山东考古有答案——临淄赵家徐姚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遗址概况临淄赵家徐姚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路以南,庄岳路以东。遗址北距齐国故城约5千米,东距后李遗址约4.2千米,南距淄河约1.2千米。遗址是在汉代墓地发掘过程中发现的,在清理墓葬过程中,以墓壁剖面的数层红烧土为线索,通过大面积的解剖、发掘及同步的整理研究,发掘团队在⑧~?层发现了大面积树木燃烧类遗迹,在⑩层发现旧新石器文化过渡阶段的人类遗存,出土早期人类遗物1000余件。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11:160000盗墓贼多次无功而返 专家看过之后居然发笑(幸运古墓)
古墓只差一点就被盗墓贼挖了出来。在历史上有着不少的人都是通过盗墓发家的,比如说程咬金当年就是这样,还有曹操在自己的军需不足的时候,我就创建了当前在电视剧和小说当中比较火爆的摸金校尉。虽然说小说当中的有一部分是假的,但是在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事情,盗墓贼的手艺也不是人人都能干,而是有着很多的门道,但凡是被很多盗墓贼盯上的古墓都跑不掉,但是考古学家们曾经发现了一个非常幸运的古墓。幸运的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2:390000古人穿鞋为何不分左右,但试鞋讲左右,猜猜看必须先出哪只脚?
古人穿鞋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小脚老太太,穿鞋一律不分左右国)这篇文章来说说古人穿鞋子的风格。从史料上看,古今人们的穿鞋子风俗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称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36:260001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洛阳邙山古墓最多(帝王名人墓聚集)
此前有新闻说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而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当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朝代。不同朝代之间最大的差异就体现在陵墓方面,不管是墓葬的方式还是结构等,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专家能够一眼就认出来。中国那么长的历史当中,哪个地方的古墓最多呢?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5200023为什么三星堆叫做三星堆:挖掘地附近有三个黄土堆
三星堆遗址内挖掘出了很多器具、金器等等,而最近三星堆遗址内又有了新的发现。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也给三星堆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那么大家知道三星堆为什么叫做三星堆吗?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为什么三星堆叫做三星堆三星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跟挖掘地附近的黄土堆有很大的关系,最早发现文物的地方有三个黄土堆。三个黄土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07:0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