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热催生盗墓,民国资深玩家竟被外甥造假货骗了,从此退出江湖
原题:“市场规律”刺激下的民国盗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民国盗墓活动的疯狂,与当时“市场规律”的过度刺激是有直接关联的。
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下,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更加明显。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希望中国走现代文明的发展之路,“民主”和“资本主义”成为当时的流行语。所以,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现在看来发育并不健全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了,在这种背景下,文物古玩市场得以发展,在北京、南京、西安、洛阳、长沙等地,都有“古玩一条街”,古玩市场畸形繁荣。

图:湖北曾都盗墓出土青铜簋(一级文物)

图:湖北曾都盗墓出土青铜簠(一级文物)
存世的“熟坑货”数量毕竟有限,而市场又特别需要,怎么办?唯一的选择就是盗墓,找“生坑货”。可以说,收藏和文物交易的过度活跃,是民国盗墓活动背后最大的推手。
①传统收藏行为与盗墓的关系
挖宝,并非盗墓的全部动机,但挖宝却是盗墓的第一动机。
中国盗墓为何比域外更为普遍,持续时间更久?除了随葬品自身有价值外,主要是有人喜欢收藏。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人的收藏习惯,是中国盗墓活动长久存在、一定会存在的基本原因之一。

图:现代盗墓工具,其中带圆盘的是地下金属探测仪,使用时相当灵敏,地下深处有金属立马提示,有了这些专业工具,“干活”很方便。

图:辽宁朝阳警方破获的一起盗墓大案中使用的金属探测仪,该盗墓团伙多达175人,涉全国10多个省,有“共和国盗墓第一案”之称
“墓里挖出的东西能卖钱”,这应该是盗墓者当初最直接、最原始的想法。但是,盗墓现象在中国自古即有,非自民国始,为何民国盗墓活动会比以往更猖狂呢?它与“墓里挖出的东西能卖大价钱”有莫大的关系。在利益的诱惑和刺激下,专业的、非专业的盗墓者,在民国年间纷纷登场。
墓里挖出的东西在民国时为何能卖大价钱?这与“挖出的东西都卖给了谁”又有很大的关系。民国盗墓出土物都卖给谁了?一是卖给本土的收藏家,二是卖给了国际玩家,而后者对民国盗墓的刺激最大。

图:湖南永州江永县警方曾破获一个盗墓团伙,半年盗挖126座古墓,图为警方缴获的部分文物
玩收藏,在中国人看来是一桩雅事,是品位和身份的象征,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以古玩为宝,以手中有几件藏品为荣。如宋徽宗赵佶,当皇帝不合格,但书画金石样样精通,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出了名的收藏家,《宣和博古图》中便著录了他在位时宣和殿收藏的大量藏品,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藏品多达839件。
如果家里连个收藏品都没有,便谈不上是文人雅士。

图:湖北襄樊警方破获一起盗墓案,查获大量珍贵文物。图为向文物部门移交的58件贵重文物,这些文物如果到了市场,按白菜价也能卖大几百万。所以丰厚的利润,促使盗墓者挺而走险。
清代前期,乾嘉学派兴起,此学派继承古代经学家考据训诂的方法,但这股学术之风也有副作用,重视考察和博求实证的朴实学风,却意外带出了盗墓之风(也许这就是中国特色考古学的滥觞)。一些王公大臣也喜欢附庸风雅,收藏风气比任何时候都盛行,私自挖坟掘墓现象也不时出现。
到了清末,金石学再度兴起。
它承袭了乾嘉学派之风,由于重实物重考据,对文物的需求明显,间接助推了收藏和文物交易的发育、发展,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在清末民初的繁荣,便有这层原因。这一时期,出现了陈介祺、端方、王懿荣、吴大澂、刘鄂等一批金石学家、收藏家。这些收藏家,影响了民国文物的收藏走向。由于他们对文物的消费能力很强,所以对民国盗墓的刺激是显而易见的。



图:辽宁朝阳警方破获的盗墓大案中收缴的部分红山时期文物。该盗墓团伙多达175人,涉全国10多个省,有“共和国盗墓第一案”之称
不可不提的是,中国的一些藏家又常常喜欢在死后把自己的“宝贝”随葬到墓内。
说到随葬品,还有一桩笑谈,民国时有个大收藏家、古玩商,名叫吴启周,此人在上海买了一批青铜器。事后才发现,这批货竟然是其外甥与吴县古玩商洪玉琳一起找人伪造的“苏州造”。舅舅竟然让外甥给骗了,吴启周为此大动肝火。此事曝光后,也不能再在江湖混了,从此不再经营古玩,并嘱咐叶叔重,“死后把这堆假货同我一起入葬。”
这些假货是否真陪葬给了吴启周,没有人知道,但从这件事情上,可知中国随葬风俗对民国人的影响。














图:一组仿真青铜器。目前,防制已成一大产业,笔者曾去河南安阳、陕西宝鸡一带实地调查过,有的高仿品可以乱真,即使专家,不小心也可能“走眼”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袁绍墓有一奇怪传说,墓上曾露出洞,村民下去发现意外吓得爬上来
河北袁绍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东汉末,群雄纷起。想做皇帝的不少,袁绍就是这么一位,但袁绍虽有称帝的野心,最后并未实施,反是他弟弟袁术称帝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袁绍墓。袁绍一生与曹操联系在一起,早年他们关系也不错,而袁绍最终也因败于曹操而得病,即所谓“忧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2:0000012020年游学:明孝陵神道考察记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明孝陵继承了唐,宋以来帝陵的主要规划,并为以后的明十三陵,乃至清代的东、西陵所沿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在明孝陵的众多景点中,神道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并让人联想到我校景明墓神道的建制,很有启发意义。一、石像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8:480000弘扬抗战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云南省博物馆推出大型主题原创展览——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主通道与生命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尊重历史,讲好近代云南故事,近年来,云南省博物馆积极策划、推出了以近代云南革命斗争史为主题的系列原创展览。2018年至2019年,云南省博物馆先后推出“碧血千秋——滇军60军出滇抗战纪念特展”“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长征过云南特展”等主题原创展,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10:02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周原遗址是规模最大的先周文化与西周文化聚落,被学界认为是古公亶父迁岐之地和西周都邑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未发现先周文化的高等级建筑,未确定西周时期是否存在城址,致使无法最后确认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的性质,进而影响诸多重大学术问题研究深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4:230003战国中山国青铜器珍赏 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写就了怎样的辉煌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口中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于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被发现,令人震惊的陪葬品曾一度轰动一时。然而,这并非是唯一与“中山国”相关的历史,还存在另一个“中山国”,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千乘之国”。一、中山国的兴起和发展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1:04:1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