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昙石山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21:521阅

▲ 昙石山遗址全貌
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贝丘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恒心乡。1954-1974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等单位7次进行发掘。

▲ 陶罐
堆积中普遍含有海生介壳。下层和中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性质相同,衔接紧密。以其为代表的一类遗存被命名为昙石山文化。下层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1300年,数据似偏晚。上层出土大量几何印纹硬陶,应属青铜时代。

▲ 三叠状墓葬及随葬品
在中层发现横穴式陶窑5座,集中分布在近10平方米的缓坡地段,都是利用缓坡地面直接挖筑而成。在中、下层发现墓葬30多座。成人和儿童采用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葬,墓坑深浅不等,未发现葬具。少数死者生前拔牙。

▲ 陶豆
随葬器物不甚丰富,主要是釜、豆、壶等陶器,极少见石器。最多的一座有随葬品16件,也有少数墓无一物。

▲ 出土陶器
在新石器层中还发现有猪、狗等家畜的骨骼。生产工具中石锛很多,以一面扁平、一面有人字形纵脊(横剖面呈三角形)的石锛最具特色,还有极少的有段石锛。

▲ 石锛石斧
此外有收割工具石镰以及陶网坠、石镞、骨镞等渔猎工具。陶器以釜、豆、簋、壶、杯为主。纹饰有绳纹、篮纹、镂孔等,特征鲜明的是绘红色条带、卵点纹的彩陶和饰曲尺纹、叶脉纹等纹饰的少量几何印纹陶。下层陶器多红陶,中层多灰陶,两层的同类陶器形制存在差别,反应了昙石山文化的演变发展。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于建军:农牧文明的边界——人类学视野下的早期欧亚草原考古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1:060000陈淳:考古学发展的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考古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发展已有200年时间了,而作为一门西学东渐的外来科学,它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到100年。科学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历程,被考古学史家大致分为进化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几个阶段,体现了研究目的、分析方法和科学思维的重大转变。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9:01:110000希腊传说南海迷宫真实存在,辉煌无比的宫殿(神都会迷失)
知道希腊神话的人一定也知道米诺斯王宫,米诺斯王宫又称为南海迷宫。在希腊神话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宫殿,传言说只要人走进去就一辈子别想出来,连神都会迷失方向。这个宫殿有成千上百个门,所以被称为南海迷宫。对于这个迷宫,人们只是听说,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它的真实性,一起来看看吧。南海迷宫真实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55:050000最新发现:南京城是朱元璋布的局,仅刘基知道,与明孝陵惊人契合
南京城是座真正的“风水之都”本文作者倪方六与北京、西安不同,南京城是极没有规则的,不是典型的中国城市规划类型,找不到明显的中轴线,整个城市完全是依山川形势而建,不见方方正正,只有不规矩,道路的走向、建筑的分布,粗看起来毫无章法,有一种随性的感觉。(清代北京城,很讲规矩,棋盘关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57: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