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仙人洞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27:410阅

▲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中国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的小河山。1962、1964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柱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3次进行小型发掘。堆积分上下两层,文化内涵有较大的差别。下层兽骨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6875±240年,可作参考、仙人洞下层是中国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对于了解华南地区相同时期洞穴遗址的文化面貌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
下层的生产工具中,打制石器较多,一般仅打出刃部即行使用,很少第二步加工修整,习见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等。磨制石器较少,一般较粗糙,器类也简单,主要有扁圆形穿孔石器、两端尖的梭形器、锥形器以及个别的石凿。海发现许多针、锥、凿、镞、鱼鳔等骨角器和尚保留蚌壳外形的穿孔蚌器。除有的骨器制作较精细外,生产工具普遍比较原始。陶器都是质地粗糙的夹砂红陶,陶色不纯,内壁凹凸不平,原始性尤为明显。外表大多数饰绳纹,并且较普遍地在内壁也印有绳纹,器形能辨认者只有一种直口或微侈口的圜底罐。

▲ 陶罐残片
上层也是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并有较多骨角蚌器,器形与下层的大都相近,但新出现了磨光扁平石锛、骨矛形器和带铤蚌镞。陶器变化较大,以夹砂红陶为主,新添夹蚌红陶、泥质红陶、细砂和泥质的灰陶。除绳纹外,又有了篮纹、方格纹,但无编织纹、回纹之类的几何印纹陶片。器形有罐、豆、壶等。

▲ 骨针
在上、下层中发现多处火堆遗迹,同时含有大量野生兽禽骨骼和螺蚌介壳,没有发现确凿家畜骨骼,结合出土工具分析,大体反映出当时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的。

▲ 穿孔石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
皖西北的阜阳亳州一带因地处黄泛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开展较少,在临泉、阜南、界首、太和等地的多次调查均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但此前经过正式发掘的仅有亳州傅庄、后铁营、程井和蒙城尉迟寺等遗址,后者确立了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阜阳地区(颍河下游、汝河下游)则基本还没有开展过考古发掘工作,而阜阳三区(颍州、颍东、颍泉)新石器时代遗址更是鲜有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0:030002湖南出土一批帛书,证实儒家篡改经典,难怪《道德经》难以读懂
作为中国的“万经之王”,《道德经》享誉古今中外,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至今还让无数中外学者为之痴狂。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道德经》感悟,此书非常很难读懂,很难完整掌握老子思想,只能因人而异各有感悟。唐代白居易研究道德经时,深感才疏学浅,无奈之下写了一首打油诗:“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26:500000秦始皇每天累不累?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4:540000【考古词条】 旧石器时代 · 和县人
▲龙潭洞中国的直立人化石。1980~1981年发现于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和县人头盖骨▲和县猿人臼齿化石包括1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2块头骨碎片、1块下颌骨碎片和9枚单个牙齿。2017年研究表明,和县直立人可能代表一种残存的原始人类。▲中华粗壮斑鬣狗下颌骨化石▲和县双角犀臼齿化石▲锯齿的剑齿虎牙齿化石▲和县人遗址出土的骨制品与角制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48: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