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仙人洞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27:410阅

▲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中国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的小河山。1962、1964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柱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3次进行小型发掘。堆积分上下两层,文化内涵有较大的差别。下层兽骨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6875±240年,可作参考、仙人洞下层是中国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对于了解华南地区相同时期洞穴遗址的文化面貌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
下层的生产工具中,打制石器较多,一般仅打出刃部即行使用,很少第二步加工修整,习见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等。磨制石器较少,一般较粗糙,器类也简单,主要有扁圆形穿孔石器、两端尖的梭形器、锥形器以及个别的石凿。海发现许多针、锥、凿、镞、鱼鳔等骨角器和尚保留蚌壳外形的穿孔蚌器。除有的骨器制作较精细外,生产工具普遍比较原始。陶器都是质地粗糙的夹砂红陶,陶色不纯,内壁凹凸不平,原始性尤为明显。外表大多数饰绳纹,并且较普遍地在内壁也印有绳纹,器形能辨认者只有一种直口或微侈口的圜底罐。

▲ 陶罐残片
上层也是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并有较多骨角蚌器,器形与下层的大都相近,但新出现了磨光扁平石锛、骨矛形器和带铤蚌镞。陶器变化较大,以夹砂红陶为主,新添夹蚌红陶、泥质红陶、细砂和泥质的灰陶。除绳纹外,又有了篮纹、方格纹,但无编织纹、回纹之类的几何印纹陶片。器形有罐、豆、壶等。

▲ 骨针
在上、下层中发现多处火堆遗迹,同时含有大量野生兽禽骨骼和螺蚌介壳,没有发现确凿家畜骨骼,结合出土工具分析,大体反映出当时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的。

▲ 穿孔石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为了寻找此书 不惜贸然打开古墓 文物却灰飞烟灭 专家痛心不已
自从永乐大典失落以来,一直有人在寻找它的下落。对于我国文化而言,《永乐大典》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一本古代典籍,也是一部关于我国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权威资料。它的编撰规模超过了明代以前的所有文献,也比世界公认的法国《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上300余年。因此,有很多专家一直在努力寻找它。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3:35:430000普尔塔龙:世界上第三大恐龙(长40米/距今7000万年前)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气候适宜植物茂盛,生活着许多大型、超巨型恐龙,甚至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也是一种阿根廷超巨型恐龙,它就是普尔塔龙,在恐龙中体型排第三位,一起去认识看看。普尔塔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43:000001葡萄牙巨龙:欧洲植食恐龙(体长22米/仅一块躯干化石)
葡萄牙巨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腕龙科,诞生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最大的体长可达22米,主要以植物为食,是超巨型恐龙的一种。最早一批葡萄牙巨龙的化石是出土于葡萄牙境内,数量非常稀少,仅仅只包含了一个躯干骨骼碎片。葡萄牙巨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07:3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长沙汉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1:350001李云河:再论马镫起源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1: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