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73

安家瑶:丝绸之路与玻璃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6:07:451

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或遗迹,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今天以玻璃器为例,讲述考古学如何研究玻璃器和玻璃器背后的历史故事。

眼纹玻璃珠串 山西博物院藏(图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玻璃是一种人造固体材料,是经过熔融、成型的非晶态无机物。也有人说玻璃是物质的第四种形态,它表面上是固态的,很坚硬,但内部是液态的状态,就是晶态排列不是很规矩的一种状态。

玻璃的材料是非常简单、非常可得的,主要材料就是石英砂(SiO2),纯净的沙子、石英石都是最主要的原料。但如果要把这种石英砂熔融成液态,需要1700摄氏度的高温,达到这个温度就很难,而且一般也没有可以做成坩埚的材料。自然界存在天然玻璃,就是石曜石,石器时代拿它加工成小的石器。天然玻璃怎么得到的?火山喷发把石英石熔融,之后慢慢冷却变成玻璃态。但如果人工加一些材料进去,就能把玻璃的熔点降低,比如加进自然纯碱(Na2CO3)、草木灰(K2CO3)或铅丹(PbO),都可以把二氧化硅的熔点往下降,尤其像加入铅丹之后,都可以降到1000摄氏度以下,就可以把石英砂熔成液态。它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由很软化逐渐变硬,经过熔融、成型和退火就能制造出简单的玻璃器。

讲玻璃之前要纠正一些固有的错误观念,大家经常觉得玻璃是个很近代的材料,比如故宫,到清代末年才逐渐把宫殿上的纸糊窗户变成玻璃的。其实,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它最早诞生于公元前25世纪到前23世纪的两河流域,距现在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大家一想到玻璃觉得是个很平常、很不值钱的材料,但玻璃在历史上曾经是最昂贵的材料之一,《圣经·旧约》约伯记说“黄金和玻璃不能与智慧相比”,玻璃和黄金是相提并论的。《圣经·旧约》成书年代是公元前4世纪,所以在这个时候玻璃还是非常珍贵的。另外,玻璃自诞生起就是受欢迎的贸易品,中国的丝绸输入西方,而沿着丝绸之路回到中国的产品里就有玻璃,所以今天讲座题目是“丝绸之路与玻璃器”。

一 世界玻璃简史

玻璃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现在的伊拉克、伊朗,能早到公元前23世纪到25世纪。之后,是埃及玻璃(2000BC)、腓尼基叙利亚玻璃(850~100BC)、罗马玻璃(100BC~AD500)、伊朗萨珊玻璃(AD300~700)、伊斯兰玻璃(AD700~1400)、威尼斯玻璃(AD1300~1700)。现在的玻璃都是从威尼斯玻璃发展起来的,这是世界玻璃发展的主干,我们中国是一个侧枝,不在主干上。

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块蓝色玻璃,发现于伊拉克乌尔第三王朝的地层中。它的颜色看起来和青金石差不多,但它有大量的气孔。因为做玻璃时要加上一些石灰,玻璃才结实、才不脱钙,但一加石灰就产生大量的气泡,玻璃液态变固态时,气泡如果没排出,就固定在玻璃的材料里了。古代的玻璃和现在的玻璃很多都有气泡,但现在的气泡能降低到肉眼看不到。伊朗北部还出土有玻璃坠饰。

从玻璃饰件到玻璃容器,经过了1000多年的发展,才能做成很小的瓶子。埃及18王朝的小玻璃瓶做起来很不容易。给一个金属棍儿裹上黄泥或者石灰,把玻璃液拉成丝,缠绕在金属棍上,冷却之后把金属棍儿拔出来,因为中间是土的,拔出来之后,就变成一个小玻璃瓶子,可以装香水。玻璃为什么可以加工很长时间?因为它有个软化的过程,就像我们捏糖人,在它软的过程中,拿金属丝上下一拨,英文叫comb,就是像梳子一样,给它梳一下,就变成羽毛式的纹饰,非常漂亮。这种10厘米的瓶子用来装香水,当时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玻璃有多种加工方法,可以把玻璃熔成玻璃块,进行冷加工,像琢玉一样给它中间掏空,边上打磨。希腊时期的玻璃珠子和中国的式样不太一样,咱们喜欢圆珠子,他们的是片状,有孔可以穿起来。玻璃还可以做成人物肖像,西方有眼睛的崇拜,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用黑玻璃、白玻璃和蓝色的玻璃,做成眼睛的纹饰,镶嵌成玻璃人物像。

公元前1000年左右,地中海东岸、中亚、西亚非常流行玻璃眼珠。埃及文化中对眼睛是很崇拜的,他们觉得眼睛可以避邪,如果有什么伤害要过来,能看见这个危险就可以躲避。把玻璃做成眼珠形状配在身上,不光前面有眼睛,后边也可以有防备。

腓尼基人是一个特别善于贸易的民族,就是现在的叙利亚一带。他们喜欢佩戴一种人头坠,把玻璃做成人头的样子,五六厘米高的小坠子挂在胸前,也能起到祈福避邪的作用。玻璃也可以借鉴金银器式样,做成仿金银器的珍贵器皿。还有马赛克玻璃,它是把玻璃先拉成细丝,不同颜色的细丝粘在一起,再把细丝切成段,之后再加热,给它熔成一个玻璃器,做工非常复杂,非常不容易。

罗马玻璃指的是公元前1世纪~公元6世纪在罗马帝国地域内的玻璃产品,罗马帝国地域辽阔,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罗马玻璃是在两河流域玻璃、埃及玻璃和希腊玻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罗马玻璃的早期(公元前1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玻璃仍然是一种贵族阶层享用的奢侈品,大多数玻璃器仍然采用铸造型压法,通过不断对玻璃加热、加压,在模型里把它变成一个器皿。现在大家经常觉得玻璃应该是透明的,但早期玻璃是仿一些天然宝石,所以早期大部分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彩色玻璃。

公元前1世纪后半叶,罗马玻璃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发明,就是玻璃吹制法。此前,任何其他的人工材料都没有采用吹制法。拿一个管蘸熔化的玻璃液,通过吹气将它变就一个大的气泡,之后慢慢凉下来,把气泡加工成玻璃容器。玻璃吹制法的发明,大大简化了玻璃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使得玻璃器成批大量生产变成可能。

到罗马玻璃中期(公元1世纪至3世纪),由于吹制法的普及,玻璃数量骤增,这时候一部分玻璃器还继续是贵族使用的奢侈品,但另一部分开始成为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日常用品。由于吹制法,玻璃的透明度也增高了,装饰手法多种多样。

有一种鸟形容器,不太大,发现的比较多,看着很漂亮。考古发掘发现的这种玻璃瓶尾部都给打断了,检测玻璃瓶里的东西,是香料,实际是一种香水瓶。把香水放在里面,再通过高温烧一下尾巴,拉长之后口就封住了,这样里面的香水就不会挥发,很好地保存了香料。贵族妇女想用的时候,把她的尾巴打断,香水就可以倒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发掘的全是尾巴断了的瓶。这时期玻璃窗也开始使用,意大利庞贝古城考古发掘出来的玻璃,大的都有半平方米,是铸造的。甚至骨灰瓶也是玻璃瓶。当时罗马人从生到死已经离不开玻璃了,刚出生的婴儿用玻璃瓶来做奶瓶,装的不是塑胶的奶嘴,而是金属奶嘴,死了之后,骨灰装在玻璃瓶里。玻璃器对罗马人来说,是从生到死都要用的东西。玻璃的加工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模吹的,就是吹玻璃泡之后有个模子,可以印上花纹和字母。有切面杯,把无色透明的玻璃加工成宝石一样,打磨出很多小凹面,使玻璃能反射不同的光芒。还有利用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慢慢变硬的过程,进行热塑装饰,显示了高超的技艺。

395年,罗马帝国分成了东罗马、西罗马,5世纪初西罗马就衰败了,西罗马灭亡之后,玻璃业也跟着衰败了。因为玻璃的制造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当时玻璃业可能都是家庭作坊,保密的配方、技艺要一代代传承,国家战乱,玻璃业不说戛然而止,也大大衰败了,玻璃器见到很少,质量也不高了。

萨珊王朝继承了罗马玻璃技术,也有自己的风格。萨珊玻璃器皿造型古朴,喜欢用连续的小圆形作装饰,采用冷加工雕琢和热塑等技艺。

伊斯兰玻璃瓶 套色浮雕 西亚或埃及 10世纪

7世纪,伊斯兰阿拉伯兴起,很快占领地中海东岸和伊朗高原两个玻璃制造中心。伊斯兰玻璃工艺和器形上直接继承了罗马和萨珊玻璃传统,到9世纪形成独特的风格。冷加工的雕刻、刻纹,热加工的贴塑、堆砌,釉彩和金属光泽绘画都很发达。因为伊斯兰教没有偶像崇拜,所以它的玻璃纹饰多是植物纹或者是几何纹。

伊斯兰玻璃之后兴起的是威尼斯玻璃。威尼斯玻璃起自13世纪,15~17世纪是鼎盛时期。当时威尼斯还是比较独立的城市国家,他们比较好地解决了玻璃中的气泡问题,制造出无色透明的水晶玻璃,制品精美细腻、式样新颖、别具一格。威尼斯通过玻璃贸易,赚了大量外汇,威尼斯城市就建设起来了。威尼斯给玻璃工匠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比如当时贵族和平民是不能通婚的,但好的玻璃工匠可以和贵族女儿结婚,给予玻璃工匠很高的社会地位。同时,威尼斯严格保护玻璃制造的技术秘密,谁要把玻璃配方、工艺透露出去,是能够处死的。威尼斯政府说玻璃制造容易起火,就把所有玻璃工匠、玻璃炉全都搬到一个海岛上——穆拉诺岛(Murano),专门制玻璃。到现在,如果旅游的话,大家可以到那个岛看看,仍保持了很多手工制玻璃的,有很多的精品。

虽然威尼斯不愿意让玻璃工匠移民离开,但也挡不住技术外流。当时威尼斯靠玻璃业赚钱,周围国家也想办法用更好的条件、更多的钱吸引威尼斯匠人。比如波西米亚就是捷克的玻璃那么好,就是威尼斯匠人带到北边的,让捷克的玻璃发展起来、独树一帜。威尼斯玻璃已经像现代玻璃一样纯净、透明,质量非常高,所以我们说现代玻璃是从威尼斯玻璃发展而来的。

二 蜻蜓眼与中国玻璃的起源

通过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玻璃出现在春秋末年,都是与贵族相联系,成分为钠钙玻璃,一出现就是蜻蜓眼。蜻蜓眼并不容易做,从玻璃熔块做成小装饰品到玻璃蜻蜓眼,大概要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但在中国一出现就是很漂亮的蜻蜓眼。玻璃蜻蜓眼的突然出现暗示中国最早的玻璃很可能是舶来品。

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发现的越王勾践剑,剑上有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格一面镶嵌绿松石,一面镶嵌3块蓝色透明玻璃,经无损测试,发现是钠钙玻璃,同样在吴国的夫差剑上也发现用这种无色透明的玻璃块做装饰。

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了11个玻璃蜻蜓眼。这个墓有幸没被盗,墓主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贵族,周围陪葬了17个年轻女性,墓葬出土了很多铜器,通过铭文知道墓主人是宋国国君的妹妹,嫁给了当时是吴国太子的夫差。夫差曾带兵北上,他的夫人可能随行,死在了固始,就埋在了当地。出土的蜻蜓眼经过化学测试,发现和西亚的蜻蜓眼成分是一样的,也是钠钙玻璃。洛阳中州路也出有这种蜻蜓眼。

大家都知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成套编钟,但可能没注意它还出土了170多颗玻璃蜻蜓眼,经测试,也是钠钙玻璃,珠子的大小、制法、排列组合和日本东京大学在伊朗发掘出土的蜻蜓眼串珠一样。公元前8~前5世纪的新疆轮台群巴克墓群出土的玻璃眼珠子,年代比较早。

到战国时期,这种珠子出现得特别多,尺寸更大,更漂亮。珠子不是同心圆,经常喜欢用偏心。经过化学测试,它的成分和西亚的玻璃珠完全不一样,助熔剂用的氧化铅,所以它含有大量的铅,拿到手上比那种(西亚)珠子要沉好多,大得多。推测战国时期的这种珠子是用中国本地原料仿制的。

荆州古墓出的镜子背面,周围是玉,中心是这种玻璃蜻蜓眼,可见当时它的价值和玉是同等的。中国是个崇尚玉的国家,所以掌握了制作玻璃的技术后,很快就用玻璃做了玉器的仿制品,仿的有玉璧、剑饰等。

可以说,春秋末战国初,西亚玻璃珠饰经中亚游牧民族的中介,作为贸易品进口到中国中原地区;或经过海上路线进口到中国东南沿海。战国中晚期,中国已经能够制造外观上与西亚相似,而成分又完全不同的玻璃珠,而且这种受西亚影响新建立起来的玻璃业很快就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融合,生产玉的仿制品。

所以如果问中国古代有没有玻璃,可以肯定地说有,最早是春秋末战国初。我们的玻璃和西亚的不一样,像北非,他们的湖里就产自然纯碱,就是苏打的产地,中国苏打的原料、产地很少,所以用氧化铅来代替,也能造出看起来一样的玻璃,但成分上不一样。

三 丝绸之路与玻璃器的输入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丝绸作为大宗商品运往西亚、中亚,同时从西边带回很多东西,玻璃器是其中之一。之前我们说游牧民族喜欢用玻璃珠子当挂饰,当他需要粮食或其他东西,可以摘下珠子交换,玻璃珠随着他们在欧亚大陆穿梭。但玻璃容器像玻璃碗、玻璃瓶子,运输就不那么容易了,要等到丝绸之路开通,专门的贸易商人来运输,得下功夫包装,不能让它们路上碎了。所以丝绸之路开通后,罗马玻璃就进入到中国,而且在海上丝绸之路可能开始的更早,刚才说的吴国、越国的玻璃块装饰,有可能是海路过来的。

《汉书·地理志》记载:“武帝使人入海市璧琉璃。”张骞通西域之前,就从现在的北海出海贸易了。在西方文献中,公元前1世纪的一位希腊人周航红海、波斯湾、印度半岛两岸,写下《爱利脱利亚海周游记》,书中讲到中国的位置和物产,讲到地中海沿岸的玻璃器、甚至包括玻璃原料东运。

广州横枝岗西汉中期墓,年代差不多就是张骞通西域的时期,出土了3件蓝色玻璃碗,可能就是罗马玻璃,无损测试成分是钠钙玻璃,和西方的玻璃配方差不多。

更有意思的,刚才讲罗马玻璃中有一种马赛克玻璃,它流行的时间是公元50年到100年,拢共流行了50年,地中海沿岸很多地方都有发现。江苏邗江甘泉2号墓出土了3片这种玻璃的残片,刚发现的时候,也没想到它非常珍贵,拿其中1块做了有损测试,一测试,跟罗马玻璃成分一样,再对照当时的产品,知道了这是很珍贵的马赛克玻璃。这个墓多次被盗,在墓不远的地方发现了“汉广陵王”金印,东汉广陵王死于公元67年。这种马赛克玻璃公元50年才开始流行,到公元67年的时候已经到了广陵王手里,所以这种贸易流通路线是很快的,路线也很清楚。

前边说罗马玻璃的吹制工艺发生很早,公元前1世纪末就出现了,中国出土的吹制玻璃晚一些。洛阳东汉墓出土的玻璃瓶,用的就是缠丝吹制工艺。东汉时,很多胡商聚集在洛阳,所以出土了这种玻璃瓶。阿富汗巴尔甘大夏黄金大墓,年代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后1世纪,出土了两件这种吹制瓶子。这样,玻璃沿着丝绸之路,通过阿富汗到中国的路线就非常清楚了。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必经的十字路口,出土了好多件打磨的罗马玻璃,尼雅遗址出土了玻璃角形杯,透明度、装饰都很好。营盘墓地还出土了人面玻璃耳饰,直径1厘米的圆片,两面是同样的纹饰。它其实是切的,就是说的马赛克玻璃,把不同颜色的玻璃拉成丝后排列组合,熔成一体后再一段段切开,工艺很不容易的。这种东西原来知道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有比较多,还出土过半成品的马赛克玻璃棍,但怎么到新疆去的,就很奇怪。2020年我在泰国南部看到有制作这种人脸玻璃饰的,在甲米的Khlong Thom Museum(公元前1世纪~6世纪港口)拍了照片。所以,这种玻璃从西往东运的过程中,玻璃制造技术也往东传,尼雅出土的人面玻璃耳饰可能是在泰国制作,再运到大陆,再运到新疆,这个路线是很远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玻璃很珍贵,西晋潘尼专门作《琉璃碗赋》,说“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就是说非常透明、非常漂亮。北京西晋华芳墓(307年)出土了一件玻璃碗,华芳是当时都督的夫人,身份较高。发掘简报说出土了一些玻璃碎片,我找机会去库房看,发现是萨珊或者是伊朗那边生产的玻璃器。后来把碎片拿到社科院考古所修复,现在是首都博物馆的一级文物。《琉璃碗赋》还说:“览方贡之彼珍,玮兹碗之独奇,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危,其由来阻远。”就说这玻璃碗为什么珍贵,济流沙就是经过大沙漠,越葱岭就是帕米尔高原,是经过丝绸之路从西亚过来的。

南京象山7号墓(322年)出土了两件刻花玻璃杯,都是罗马玻璃。因为墓葬大部分被盗过,所以一开始发现这种玻璃碎片时,很多人就怀疑是不是盗墓贼带进去的,一看玻璃片质量还挺好,和现代玻璃差不多。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些玻璃是很珍贵的,是东西交通的一个重要物证,有的以为是盗墓贼带进来的东西,随手扔掉了,有的比较严谨的考古工作者就记上一笔,说出土的玻璃片可能是盗墓的现代品混进来的。但现在看来,这些东西不是盗墓混入的,就是珍贵的东西交通的物证。

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虽然乱,但存在一种斗富的风气,就是要比谁家最豪富,把自己的宝物拿出来,把大家都震住了,就最好。《洛阳伽蓝记》记载:“(河间王)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自余酒器,有水晶碗、玛瑙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当时从西方来的这些玻璃器,是可以显示豪富身份的宝物。

辽宁朝阳北票北燕冯素弗墓(415年)出土了5件玻璃器,都非常漂亮,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玻璃鸭形器,器型较大,张着口。此器的做法和罗马玻璃中一种鱼形器很相似,用热加工塑形、贴花装饰,所以可以肯定是罗马玻璃。像日本正仓院的白琉璃碗,是通过中国传到奈良的,在大同市南郊北魏时期墓葬M107出土的玻璃碗,也是这种刻划的凹曲纹饰。

在壁画上也可以看到,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有幸跟随宿白教授在敦煌看了400多个窟子,那时候还没有每个洞窟都上锁,有玻璃器的画面收集了80多幅。有幅被伯希和偷到大英博物馆的敦煌帛画,画中玻璃帛上看起来像黑点似的圆圈,实际上可能用的铅白,之后变成了黑色,菩萨的手在玻璃帛后面都看得清清楚楚。通过敦煌的壁画可以看出丝绸之路也是玻璃器的传播路线。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569年)出土的玻璃碗,和伊朗高原出土的碗是一样的,出土时很漂亮,碗身雕琢圆形凹透镜,通过一个可以看到背面三个圆形。

不光是大的玻璃容器,随着佛教传播,有些玻璃珠子也进来了。比如洛阳北魏永宁寺西门遗址(516~534年),发掘时在西门的泥里发现了16万颗比小米粒大不多的彩色小玻璃珠。这种珠子被称为印度洋-太平洋玻璃珠,生产中心在印度阿里喀满都(Arikamedu),这类玻璃珠及其生产技术沿海岸向东传,斯里兰卡的曼泰(Mantai)、泰国的克拉比(Kuan Luk Pat),一直到日本、韩国,甚至北海道,都有发现。朝鲜半岛的金海贝塚(1~3世纪),百济武宁王陵出土过这类玻璃珠。

唐宋辽时期伊斯兰玻璃大量进口,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874年)、河北定县5号塔基(977年)、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1018年)、辽宁朝阳北塔(1032~1054年)等都出土了大量玻璃器。

2016年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墓出土玻璃壶

法门寺发掘时,我很有幸在西安工作,韩伟先生1987年发掘,1988年我就见到了实物,能够研究这批玻璃。我说这批玻璃是伊斯兰玻璃,这时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佛教界很反对,明明在佛塔里出土的,你说是伊斯兰玻璃,好像亵渎了佛教。其实它没有宗教意义,叫伊斯兰玻璃只是为了说明这个时期在那个地方产生的东西,是国际研究、对话的通行命名。伊斯兰玻璃完整保存下来的、在世界上别的博物馆很少。

法门寺出土的吹制印模伊斯兰玻璃杯,和伊拉克出土的玻璃杯时代、样式都近似。法门寺出土的蓝色几何纹伊斯兰玻璃盘,在国际上只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残的,也是蓝色,大都会博物馆在伊朗尼沙布尔遗址(9世纪)发掘到了玻璃残片,肯定这个地点是玻璃制造中心,两件东西完全可以对照,而且尼沙布尔正好在丝绸之路上,玻璃的传播路线很清楚。但有个疑问,这批玻璃器有的带刻纹,有的没刻纹是素面,这些玻璃刻纹是传入前刻好的,还是是到中国后,本土工匠刻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且有些玻璃深蓝色泛一点红,很可能用的回回青,就是用氧化钴作为氧化剂。玻璃能产生这么多颜色,是由于里头的氧化剂不同。

法门寺出土的伊斯兰釉彩玻璃盘,光看表面以为是釉陶,和伊朗出土的一些石榴纹器一样。它其实是无色透明的玻璃,做成玻璃盘后用釉彩画上,回炉再烧制一次,既要加温,又不能让里头玻璃融化,还得让釉彩能固定在玻璃盘上,所以这种釉彩玻璃也是非常珍贵的。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977年)出土的方形瓶,瓶身是伊斯兰玻璃,盖不是,装舍利的时候又做了一个银质镀金的莲花盖。

内蒙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也是精品,有用冷加工雕刻的壶、盘,每一个纹都像小金字塔似的,还有破碎的薄玻璃瓶,这么薄的玻璃如果是通过丝绸之路运输确实困难,所以是不是这种玻璃技术、玻璃原料在辽代已经能够掌握,在当地制造了,这也是一个疑问。

广州番禺南汉康陵(942年)出土了几百片无色透明的玻璃碎片,复原出的玻璃瓶肯定是通过海路进到南汉的。

辽宁朝阳北塔(重熙年间,1032~1054年)重修时出土了一件瓶中瓶,罗马玻璃开始有这种技法,伊斯兰玻璃继承了这种技法,但是金质瓶盖可能是在中国加上的。

内蒙古辽祖陵一号陪葬墓出土的伊斯兰玻璃都是残片,只对出了一件蓝色的玻璃碗。这样的玻璃碗,在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的敦煌帛画上能看到,供台上装着供花的就是这种玻璃碗,伊朗德黑兰玻璃陶瓷博物馆也藏有这种玻璃碗,颜色不一样,底下的圈足全是一样的。

黑石号沉船是从中国运了大量的长沙窑瓷器往西,在海上沉了,出水文物中玻璃器很少,这个船是阿拉伯船,玻璃器可能是船员随身带的东西。

江苏仪征宋墓出土刻花玻璃瓶

近几年国内还在出土玻璃器,像江苏仪征宋墓、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墓等都有出土,中国已成为伊斯兰玻璃产地之外,出土数量最多、式样最多、质量最好的出土地,对研究伊斯兰玻璃有大作用。在结束中世纪黑暗的时候,伊斯兰文明有一个高峰,玻璃器对发展他的化学、天文起了很大作用。玻璃在科学史上、人类文明进展上作用很大。

四 中国国产玻璃的几个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玻璃的诞生阶段。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墓出土了鎏金镶嵌玉和玻璃的银带钩。

汉代是中国玻璃的仿玉时代。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前128年)出土了几件玻璃杯,开始报道说是玉杯,后来仔细看不是玉杯,是仿玉的铅钡玻璃。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 (前113年)出土的玻璃耳杯、玻璃盘,经化学测试都是国产的铅钡玻璃,但看起来玉质的感觉很好。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代表身份的蓝色透明玻璃带板,也是铅玻璃。

前几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的玻璃磬很有意思。该墓的墓主人可能是汉武帝的哥哥刘非,墓里出土了一套20多件的玻璃编磬,一般的磬是石磬或玉磬。有人觉得这种玻璃磬可能是明器,但它的尺寸较大,磬上有为调音打磨的痕迹,有可能是实用的。玻璃器作乐器的话,声音很独特很空灵,现在也有乐队专门用玻璃器演奏。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没有出土金缕玉衣,但出土了玻璃席(琉璃席),把玻璃片一片片连缀起来,铺在棺材底部,席子底下是马蹄金、麒麟金,这些玻璃片都是铅钡玻璃。马蹄金背面是封起来的,有拿玉石封的,也有拿玻璃封的,也是铅钡玻璃。当时确实把玻璃当成玉,玻璃的使用范围恐怕还是挺广的。

汉代生产玻璃很多,但汉代之后玻璃制造好像一下子戛然而止,应该和社会动荡有关系,当时的玻璃制造可能掌握在官府、皇家手里,政治一不稳定,这种铅钡玻璃制造后边就没有了,只剩下一点小的玻璃珠子。

到北魏时,有条文献很让人注意,《北史·西域传》记载:“(魏)太武时,其国(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于山中,即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月氏人做的到底是玻璃,还是现在的琉璃瓦之类东西,光凭这条文献说不明白,有幸我们发现了北魏时期有出土的一些玻璃。

河北定县北魏塔基(481年)出土了玻璃钵、玻璃瓶,已经采用了吹制成型法。当时夏鼐先生研究这批器物的时候,就说定州的这批东西有可能是北魏皇室拨过来的,当时的皇室在现在的大同。这几年随着大同城市建设,发掘了很多北魏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多件完整的玻璃器,有玻璃碗、吹制的玻璃瓶,玻璃成分不是完全的西方钠钙玻璃,和汉代的铅钡玻璃也不一样,稍微含一点点铅,大部分还是属于钠钙玻璃系统,钾含的比较多一些。发现的一种玻璃壶,和大同大量出土的灰陶罐式样一样,这批玻璃器可能是中亚的工匠在大同用当地原料、西方的玻璃工艺制造的。

5世纪,吹制玻璃技术从中亚传入中国,北魏以后的玻璃器皿,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吹制技术。吹制玻璃技术传入是中国玻璃史一个重要转折。

隋唐时期国产玻璃中兴。《北史·何稠传》记载:“(何)稠博览古图,多识旧物,……时中国久绝琉璃作,匠人无敢措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何稠制的到底是玻璃器还是绿色瓷器,仅凭文献也不好说准,但出土文物可以说话。

西安隋李静训墓(608年),就是考古界说的9岁高级贵族李小孩墓,出土了大量玻璃器。其中的玻璃盒与玻璃管应是一套,当时报告的玻璃盒盖没有纽,但我看到报告说出有一些玻璃珠,我在库房中找到了宝珠形的纽,把它装在盒盖上,这样和同墓出土的白瓷小盒就完全一样了。所以说当时玻璃盒盖应该是带纽的。玻璃管是什么大家也猜不出来,日本平安时代奈良斑鸠町龟田御坊山3号墓出土了多足辟雍砚和玻璃管。玻璃管和砚在一起,很可能是玻璃管的毛笔,文献说的“琉璃笔”可能就指这个。李静训墓里的玻璃管也可能是个毛笔,但不是为了写字,玻璃盒装的可能是化妆品,用玻璃毛笔蘸粉化妆。李静训是个9岁的女孩子、身份非常高的贵族,所以她可以享受这种又像玩具又可以实用的东西。

李静训墓还出土了玻璃蛋、玻璃小杯和玻璃瓶,通过无损化学测试,我们惊奇地发现玻璃成分既有高铅玻璃,也有钠钙玻璃。所以隋唐时,这两种玻璃中国人都都会制造。

广西钦县隋唐墓出土了玻璃高柄杯。湖北郧县唐李泰墓(652年)出土的玻璃瓶尺寸很高,有24厘米。李泰是唐太宗非常喜欢的儿子,写了《括地志》,争皇位没争上,被贬到湖北,变成濮王泰,没几年死在了湖北。这个墓被盗过,玻璃瓶可能原来镶的黄金边被撬走了,但瓶子还是很漂亮。固原唐史诃耽墓(669年)也出土了这种特别薄的高铅玻璃,金属、玻璃结合起来,制作玻璃花。

唐代还喜欢用玻璃做成舍利瓶,一套舍利器,石函里套铜函,铜函里套银棺,银棺里套金棺,金棺里装玻璃瓶,玻璃瓶里装舍利,这套做法还流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陕西临潼庆山寺塔基(741年)出有玻璃舍利瓶,还出土了很多的玻璃小东西,和三彩盘一起,有的像桃形,可能是作为供果。

唐代虽然玻璃器不少,但发掘到的完整器不多,西安唐西明寺遗址出土的玻璃鱼饰是完整器,刻的摩羯鱼纹饰,有孔可以戴在身上。

宋代及宋代之后玻璃制造世俗化。宋人对玻璃的认识比较清楚,宋代杜绾撰的《云林石谱》记有:“西京洛河水中出碎石,颇多青白,间有五色斑澜,其最白者,入铅和诸药,可烧变假玉或琉璃用之。”最白者就是石英石。苏轼做了一个药玉盏,写道:“熔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琢削为酒杯,规摹定州瓷。”他心里还是认为定州瓷珍贵,讽刺拿石头做假玉杯。

贵州遵义南宋播州杨氏土司杨价墓出土的玻璃杯确实是铅玻璃,开始以为是玉的。宋代喜欢做些玻璃小玩意,做成鹅、小乌龟这些,河北定州北宋5号塔基出土了玻璃葡萄。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出土了一套很漂亮的托盏。

中国制造玻璃和国外玻璃的差别,宋程大昌《演繁录》说:“然中国所铸有异于西域者,铸之中国则色甚光鲜,而质则轻脆,沃以热酒,随手破裂。至其来自海舶者,制差朴钝,而色亦微暗,其可异者,虽百沸汤注之,与磁银无异,是名番琉璃也。”

春秋末中国就出现了玻璃,但玻璃的名称并不固定,推测叫过繆琳、陆离、流离、阳遂、隋珠、铸玉、五色之玉……各种名字。明代时叫罐子玉、硝子,用硝做助熔剂,日本现在还把玻璃叫硝子。清代叫料器,在山东博山、荣成用石头做玻璃料,做成料块或者料棍运到北京,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东西,北京就有料器厂。

总结一下中国国产玻璃的特征:以铅玻璃为主;以仿玉制品为多;没有发展玻璃实用品,以观赏品、宗教用品为主,颜色鲜艳、壁薄易碎。

中国的古代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是风格独特的一支,它与其他世界性的玻璃生产中心的产品既有某种联系,又相对独立。尽管玻璃制造业没有发展成中国古代的主要手工业之一,但自战国初年以来,中国玻璃业始终持续、缓慢发展,并与世界玻璃业保持交流。最后引用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中的一句话:“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存留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丰富。”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