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现商代青铜鼎,专家说是国宝得回购,怎料对方开出亿元天价
稍微关注考古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文物这种东西,有时候很难分辨出它的真假程度,面对同一件文物,有的人说它是真的,有的人却认为是假文物,真真假假一时谁也难以说清楚,这也是古玩市场鱼目混珠的原因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考古界最具争议的一样东西,子龙鼎。

为什么说它很具有争议性呢?因为它被很多人怀疑是“假文物”。我们先来看卡这个子龙鼎的来历。子龙鼎,因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是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商代最大的圆鼎,重达230公斤,通高1.03米,它的造型雄伟,雕饰的花纹精细,艺术价值极高。倒也不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高才饱受争议,它受到人们怀疑的原因主要还是它曾经在海外漂流过一段时间。
子龙鼎在流失海外之前一直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大概是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子龙鼎突然就销声匿迹。一直到2004年的日本,子龙鼎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子龙鼎出现的城市是大阪,大阪是日本的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和中国结成友好城市,不仅如此,在历史上大阪也是亚洲国家游客访问古代日本的首选,其中就有很多的中国文化从这个城市开始流传到日本的各个城市。

子龙鼎一开始在日本出现的时候震惊了很多喜欢考古的同胞们,当时是由日本的一个叫做““山中株式会社”的公司老板收藏,一经展出就吸引了很多的人前去观看,很多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在想要怎么才能将这件宝物弄回来。但是无奈当时的日本公司开价太高,超过亿元,我们当时的经济水平还不足以随随便便的就将这件宝物带回国,虽然看到了国宝很心动但是也只好是灰溜溜的回国了.
没能成功将文物收回成了我们国民心中的心头病,然而就在我们专家回国的几个月后,子龙鼎又神奇的出现在了中国的香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有我们的爱国人士将这个国宝花高价买下了,我们的周总理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也十分的振奋,并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文物回购。最后经过与那位爱国人士的商讨后决定以4000多万元的价格回收国库。

就是因为子龙鼎的价值太高了,所以它的回归多多少少的令人难以置信,况且这还是从一个爱国商人手中拿回来的,先不看它的外观和其与历史书上的对照,单单是这个拍卖价格和回收价格差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很多朋友提出了质疑,一个是商末周初根本没有大的圆鼎,一般盛产小圆鼎用来作为方鼎的陪衬,再一个是铭文上“子龙”二字所用的字体双钩是在商周以后才出现的。
究竟这个现在摆在博物馆里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也说不清,但是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好好的保护我们国家捍卫我们的主权,不再让原来属于我们的东西在流失这件事情却是真的。
明定陵发掘往事,郭沫若当年秘书说出挖陵起因,与所传完全不一样
明定陵发掘往事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个老话题,关于明十三陵中定陵的考古发掘。因为,现在网上所传、甚至一些书籍中,讹传多多,人云亦云。说到明定陵,关注考古的网友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这是1949年后国家主动发掘的第一座帝陵,也是迄今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陵。当初怎么想起发掘明定陵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9:520003商代人的“神龙”信仰——《商文明的信仰世界》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日(周六)15:00—16:30活动形式:志达书店&线上直播郭静云,生于莫斯科,倾心于中国文化的犹太裔历史学者。长于艺术史、思想史及世界各古文明的互鉴研究,著作《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提名奖。郭立新,中山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09:210001打击盗墓案中最狠的一次,在盗墓现场公开枪毙4人,7天内不得收尸
二盗清东陵者的最后下场本文作者倪方六清东陵曾两次遭严重盗掘。一次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干的,盗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一次是1946年当地村民群体盗陵——二次清东陵。这次盗陵比1928年还有糟糕,因为是当地人参与的,盗得非常凶。二盗清东陵的盗墓者,后来下场如何?我在写《民国盗墓史》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真的应验了老话——盗墓者不得好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49:0800002018年发生的两起特殊盗墓事件:墓中的骨灰盒没了
两起特殊的盗骨灰案件本文作者倪方六2018年4月5日,清明节那天,钱斌将母亲王丽的骨灰,安放在辽宁阜新细河区一处公益性公墓中,与父亲合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过了一个多月,母亲的骨灰盒被盗。2018年5月9日,阴历三月二十四,老皇历有“宜动土”、“宜安葬”字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24:41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十三陵
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明代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至末帝崇祯朱由检止,共计14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的陵墓都在这里。其名称依次为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1956年由夏鼐主持发掘了明定陵。陵区北、西、东三面环山,各陵都建在山下。以长陵为中心,向左右排列。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4: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