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古墓挖出一枚金印,估价超5亿元,日本人却率先激动
历史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却能够证明一些不被人承认的事实。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纠葛是无法用只言片语可以解释清楚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中国与日本始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是无法被纂改的,只有人们被人有意识地蒙蔽,而中国出土了一件文物就改变了一些日本人的认知。

一、汉代诸侯刘荆价值5亿的金印
这件改变部分日本人认知的文物同时也是最关键性证据,这是一枚金印。自古以来黄金都是各国喜欢的东西,在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印章更是黄金制作的,既能彰显地位又能尽显奢华。1980年的时候,江苏考古队在古墓中挖出了一枚金印,这是一枚罕见的汉代诸侯刘荆的印章。
此人在历史上可是因为谋反而死的。刘荆是光武帝的第九个儿子,但是他非常不满自己的兄弟刘庄当皇帝。于是刘荆一直想要起兵造反,但是他这人就特倒霉,每次造反的时候,他要造反的消息总是可以被人泄露。当时的汉明帝刘庄对自己的亲兄弟刘荆颇为无奈,不过他却没有要刘荆死,就只是把他发配到了江苏。
毕竟是兄弟至亲,估计当时汉明帝刘庄发配刘荆也有着进水不犯河水之意,希望刘荆与自己各自安好了。但是刘荆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造反的念头。他之后屡屡叛乱造反,但是运气都不好,全失败了。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他最后用巫术诅咒汉明帝刘庄又被发现了,然后他选择了畏罪自杀。
刘荆的这枚金印出土以后被专家估价超5亿元!他也算是一位放着好日子不过,兄弟情也不要了,活生生将自己作死的诸侯了!金印出土了,最先激动的本应该是中国人才对,没成想日本人却率先激动了。这是为何?

二、日本以前属于中国吗
原来,1784年的日本江户时代,日本的一位农民曾经在日本福冈市志贺岛挖出了一枚金印。而且这枚金印下面写了5个汉字“汉委奴国王”。明显这枚印章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枚印章反映了早在汉朝时期,日本就是中国汉代的一个附属国。可是这件事情在日本很多专家眼里,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就这样,印章带来的争议从来没有断过。抛开印章不提,日本篡改教科书企图掩盖侵略中国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许多事情日本就算知道事实也不愿意承认。而这一枚汉代诸侯刘荆金印章的出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因为这两枚印章无论从做工还是款式又或者文字来比较,都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完全就是同一时代的东西。
中国的汉朝是非常的强大的,中国与日本印章的出土就可以代表着,最起码在汉朝的时候,日本是中国的藩属国。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用的就是倭国、倭奴等,日本这一枚印章上写的就是“汉委奴国王”。
而这一点,滇王墓中汉武帝赐给滇王尝恙的金印也可以证明。所以,中国可以证明这件事情的证据不止一件。因此,日本想要掩盖或者不承认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是不可能的。

结语
历史的细枝末节虽然不可能被现代人一五一十还原,但是该来的真相,该知道的历史事件早晚都是会浮出水面的。几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太多了,一个字有时候都可以牵扯出惊天秘密,别说一枚重量级别的印章了。在真实的证据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无法被掩盖。
三星堆的文字是彝族的文字吗:三星堆和彝族无关(不是)
我们都知道,关于三星堆文明在中原典籍的记载当中并没有太多的记录。反而是在彝族的历史文献当中找到了许多关于三星堆文明的记载。因此有人猜想三星堆的文字使用的是彝族的文字。那么三星堆的文字真的是彝族的文字吗?三星堆的文字是彝族的文字吗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080000唐太宗陪葬墓发现两处盗洞,盗洞打的贼准,撬开棺床寻宝
唐朝张士贵墓考古发掘情况本文作者倪方六张士贵墓发掘于1972年1月。这座墓,是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陪葬墓之一。张士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烟霞乡马寨村约300米处,北距昭陵约5公里。封土堆呈圆丘形封土堆,发掘时地面高约9.1米,底径20米。发掘时发现,张士墓贵与尉迟敬德墓一样,在古代已遭多次盗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18:070000宿白:从许昌到白沙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夜,我们一行五人由北京出发,乘京汉路火车去河南禹县白沙水库工作。到许昌下车后改乘汽轮、马车西北行经灵井镇、泉店乡抵禹县白沙镇(插图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52:320000古人旅行一般会带三样东西,其中一样仍是现代人必带 那为什么还要带副扁担?
古代学子出游有什么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暑期到了,暑假游又热了起来,许多学生在考完试后纷纷选择出游。在古代,读书人也喜欢远游,这些人被称为“游士”。游士出游,主要目的之一为是为了学习,故出行时都会带上学习资料。为了路径平安,出行、返回还会择日,有许多讲究。这是我在明天(20176月22日)《北京晚报·五色土》独家专栏“一方钩沉”上将要发表的专栏,这里率先与“梧桐树下戏凤凰”网友分享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0:090001此人6万元捡漏编钟,被誉青铜器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上海博物馆
在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过去的小桥流水、车马黄泥,以及那几周才能慢悠悠寄到的信件仿佛已经上辈子的事。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过去尽情四射奋勇拼搏的年轻人已经变得两鬓斑白,快速、碎片化与过去悠然迥然不同,不过发生巨变的昨日与今日,在现代依然不变的是对于先人的缅怀,对他们功绩的肯定。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7:55: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