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挖出7米长的“巨龙”,距今6000年,龙是真实存在的?
龙,据现代人的观点看,龙只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种信仰,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实,龙是真实存在过的生物。中国的龙文化已经有将近八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是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它是最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一个图腾,也是最能够代表中国人的一个因素。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关于龙的时间多达三百多起,这仅仅是正史记载中的数据,其他类型的文献,就更是数不胜数了。龙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中华儿女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龙的传人”。

在我国的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将近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人们就已经开始产生了对龙的崇拜。时至今日,我国还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故事,以及用龙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祷等等。《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云:“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这里所记载的,就是关于龙的传说,然蚩尤、夸父等等,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所以龙也被归类为了神话传说。但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当然得对龙文化有所了解,有时候我们也会怀疑,龙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南水北调挖出巨龙

1993年7月,铁路部门兴修京九铁路,湖北省是一个历史文化较为浓厚的城市,为了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破坏地下的古墓,文物局决定对沿线进行考古勘察工作。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考察工作确实是十分明确的决定,因为在考察的过程中,专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远古时期的遗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焦墩遗址”,为了配合铁路的基建工作,专家在上报有关部门之后,就对焦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工作。

巧合的是,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被批复之后,其路线再一次经过这里,而在这一遗址中,专家出土了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其中一项重要发现,就是被誉为“长江流域第一龙”的卵石摆塑龙。这条身长7米的卵石摆龙,侧面全身,头朝东尾巴朝西,龙身上应该有的因素,都能够在这条龙身上找到。龙首高昂,躯干横陈,扬角张口,以巨龙为中心,周边还环绕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就好像是对龙这一万灵之首俯首称臣。经过专家的检测,这条“巨龙”距今约有6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发现不禁让人生疑,6000年前,是不是就已经有龙这一生物的存在?
上古生物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形成今天这个形态之前,经历了46亿年的光阴,而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有的生物通过进化,演变为其他的形态,而有的则消失在历史上了。就像人类也经历了由猿人演变为人的过程一样,且在中国神话古籍《山海经》中,多次出现了龙的形象。如果说神话中的物件为虚构的,那六千多年前的远古人类,又是怎么虚构出与现代龙形象非常相似的卵石摆图呢?要知道,《山海经》也只是先秦古籍而已,与6000年相比,还差了几千年的光阴。且《山海经》也不全是不可信的,只是人们的理解不同而已。
龙是真实存在的?

有了这一考古发现之后,有人做了这样的假设:或许在远古时代,龙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只不过随着历史的前进,龙在世界上已经消失了,又或是进化为其他的形态。而远古时期的人,之所以能够用卵石摆出龙的图案,是因为他们曾亲眼见过龙的样子。不过这终究也只是一个推测,历史真实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新发现 | 山东烟台发现北宋纪年墓
图一发掘区全景照2021年7-8月,烟台莱州书院兰亭项目建设用地考古勘探中发现有墓葬分布,11-12月烟台市博物馆对这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因墓葬位于烟台市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东三岭子村东侧,定名东三岭子墓群。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从北宋延续到清代,其中宋元墓尤为重要,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器物均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带有明确纪年的北宋墓葬在胶东地区更是极少发现(图一)。1.宋代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01:550000新发现 | 重庆璧山区生基嘴墓群考古发掘取得新收获
生基嘴墓群位于璧山区璧城街道双龙村二社,背依山脊,前有护丘,左右两侧有两条小溪由西向东流经山咀前端汇合,形成“二龙”夹护的形势。2020年7~8月,为配合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工程建设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调查时发现该墓群,随后的勘探过程中初步廓清了墓群的保存状况、分布范围、时代内涵、形制结构等。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0:380004三星堆越挖越诡异 越挖谜团越多的古蜀国遗址(七大未解之谜)
三星堆被国际媒体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专家们认为这一遗址的发现能够填补古蜀国文化和历史的空缺,让人们能够更好更清晰的认识到古蜀国的文化结构,然而三星堆在挖掘之后却不断停止挖掘,如此反复十几次,因为这个遗址越挖越诡异。三星堆越挖越诡异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14:330000文化遗产数字化考古 千年古墓发掘保护 墓室三维扫描 泰来三维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自然和人文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物经受着自然和人为的损坏,有些甚至已经消失。因此,文物保护成为了保留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0:12:59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北辛遗址
中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县东南约25公里处。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1978~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县博物馆两次发掘。有人认为该遗址的主要遗存属于青莲岗文化,有人则提出了北辛文化的命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400~前4400年。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渊源和探索山东中部、江苏淮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具有突出的意义。▲陶钵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58: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