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阳魏晋墓

魏晋时期辽东郡境内的墓葬。分布在辽阳市郊的三道壕、北园、棒台子、上王家村等处,辽阳魏晋时为辽东郡治襄平所在地。辽阳魏晋墓的结构仍保持辽阳汉壁画墓的特点,多为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壁面彩绘壁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东北博物馆(后改辽宁省博物馆)对辽阳壁画墓进行了调查和保护工作。从50年代开始,陆续进行了发掘。

辽阳魏晋墓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约当曹魏到西晋(2世纪初至3世纪初),后期约当东晋十六国时期(3世纪初至4世纪初)。

前期的墓葬 可分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墓是用石灰板岩支砌的多室墓,但已看不到辽阳汉墓常见的回廊结构,左右廊和棺室已结合成一体,由夫妇合葬变成家族的多人合葬。如棒台子2号墓的棺室隔成4间,共葬尸骨6具。棺室廊侧已无小室,墓室总平面日益与中原地区曹魏墓接近,形成带左、右耳室的前室,后连长方形棺室,但棺室又常纵隔成小间,三道壕令支令墓是很典型的代表。墓内壁画以墓主人家居宴饮和车马出行为主,一般在前室的右耳室绘墓主人宴饮,在左耳室绘庖厨,且左耳室常比右耳室小。左、右耳室都有车马出行的画面,在出行的画面中出现了牛车。壁画的题材还有日月、楼阁、门卒、武库等。在葬制方面,除使用漆木棺外,开始流行将尸体陈放在尸床上的无棺葬,并流行使用两端起翘的石灰枕。随葬器物以陶器为多,常见井、灶、俎、案、耳杯等明器。还有装饰品、铜镜及剪、尺、顶针等用品。

小型墓是用石板支砌的单室墓,长仅容棺,如三道壕7号墓,有的仅用石板砌成棺形而已,如三道壕8号墓。前者出土有西晋太康二年(281)铭瓦当。

后期的墓葬 墓室仍用石板支砌,结构与前期相同,唯墓顶从前期用石板平铺,改为前室从四壁上部用4层石板抹角叠砌,中间形成方形室顶,再以石板铺盖。室内壁画的题材虽仍以家居和出行为主,但与前期有较大的区别,如上王家晋墓的墓主人像,绘于前室右侧耳室壁上,墓主人端坐于上张朱色覆斗帐的方榻上,榻后列曲屏,帐顶饰仰莲,四角有龙衔流苏,榻右侍立捧笏面向主人的属吏,墨书题名为“书佐”。后期墓中的车骑出行壁画,已改为由骑吏前导的牛车,车旁有牵牛的御者。棺室内也常纵隔成小室,葬具用木棺。随葬器物有陶质器皿,少量青瓷器和一些钱币,还有置于圆形漆盒中或用绢包裹的铁镜。出土的青瓷虎子系江浙地区所烧造,反映出东晋时期辽东地区与江南的往来。抹角叠砌的墓顶结构和壁画题材与构图,对高句丽族壁画石墓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清明祭墓风俗溯源:至2023年刚好1300年,清明为什么要上坟?
清明上坟与禁火本文作者倪方六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时间点在阳历每年4月4日-6日间。2023年的清明是4月5日。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古人称为“祭墓”。为什么要在清明节祭墓?这风俗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并不单一。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内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5:130000“疫”“汛”考验文博人 | 疫情之下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考古队
作者:胡纯晓2021年6月底,宁夏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野外考古发掘季拉开序幕。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本年度该遗址的考古工作还被赋予了举办中国首届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级培训研修班的重任。工作伊始岁月静好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08:000000岳健平等:中国东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生态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8:260001邓聪:古代香港历史的新发现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9:2500001999年唐代著名宦官高力士墓被发掘 打开墓室专家大骂 禽兽不如
唐玄宗,盛唐的名君,其唯一的陪葬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仅相隔2000米便是他的墓室。然而,这座陪葬墓的身份却显赫得引发了无数人的觊觎,导致墓室上方出现十几个盗洞,甚至有人试图埋炸药破坏墓室。为了挽救这座珍贵的墓室,考古专家于1999年7月10日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却意外地在墓室内发现了令人生气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27:250000